執政

詞語解釋
執政[ zhí zhèng ]
⒈ ?掌管國家政事。
例自執政以來。——清·張廷玉《明史》
執政黨。
英be in power; be in office; be at the helm of the state;
⒉ ?掌握國家大權的人。
例執政陰沮之。——清·張廷玉《明史》
英ranking official;
⒊ ?主管某一事務的人。
英person in charge;
引證解釋
⒈ ?掌管國家政事。
引《左傳·襄公十年》:“有災,其執政之三士乎?”
《新唐書·朱敬則傳》:“及執政,每以用人為先,細務不省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六:“叔姪相繼執政,俱死事,士論所嘉。”
⒉ ?掌握國家大權的人。
引《左傳·襄公十年》:“晨攻執政于西宮之朝。”
宋 王安石 《沉內翰墓志銘》:“平居閉門,雖執政,非公事不輒見也。”
葉圣陶 《倪煥之》十九:“他一方面憤恨執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強的貪殘和不義,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頑和乏力。”
⒊ ?主管某一事務的人。猶執事。
引《左傳·昭公十六年》:“孔張 后至,立于客間。執政御之,適客后。”
杜預 注:“掌位列者。”
《國語·晉語五》:“寡君使 克 也,不腆敝邑之禮,為君之辱,敢歸諸下執政,以憖御人。”
韋昭 注:“執政,執事也。”
⒋ ?宋 金 某些高級官員的通稱。
引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樞密之職如舊,與三省長官通謂之執政矣。”
《金史·蘇保衡翟永固等傳贊》:“金 制……右右丞、參知政事,是謂執政。”
⒌ ?北洋軍閥時期的官職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后, 皖 系軍閥 段祺瑞 組織臨時政府,任“執政”。
⒍ ?執正,主持正義。
引《后漢書·桓典傳》:“是時宦官秉權, 典 執政無所回避。”
國語辭典
執政[ zhí zhèng ]
⒈ ?執掌政權。
引《新唐書·卷一一五·朱敬則傳》:「及執政,每以用人為先,細務不省也。」
⒉ ?掌握政權的人。
引《左傳·襄公十年》:「晨攻執政于西宮之朝,殺子駟子國子耳。」
宋·王安石〈內翰沈公墓志銘〉:「平居閉門,雖執政,非公事不輒見也。」
分字解釋
※ "執政"的意思解釋、執政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不忘宗旨,以公道的姿態,做到立黨為公;牢記使命,樹正派的作風,堅持執政為民。
2.結果,所有的省都在他執政期間興隆發達,告密被廢除,沒收貨物的事情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少,只有一個人因為想篡位被判刑。
3.黨啊,我愛你!我敬你!不僅因為你閃耀著執政黨的光芒,更是因為你具有一路風雨無阻、蓬勃發展的勇氣。
4.故而陳執政以來“內閣”成員多為五日京兆,不留余地地用完即丟。
5.一百十一、所以,我們辨別一個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是否提高,有沒有制訂和實施懲治、預防腐敗官員的法律制度是一個重要的標志。
6.眼下,事實是對布什執政時代進行認真調查將會使華盛頓雞犬不寧,不論是濫用權力的人,還是助紂為虐或意狡辯的人都會感到不安。
7.百姓不能保有一顆沉穩,安寧,祥和之心的原因,追根究底就在某位執政者巧用新的工具、發明新的知識所造成的。
8.當然,馬爾羅尼執政期間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嚴重失誤對保守黨的分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9.指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具有深刻的啟示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10.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而是參政黨。
相關詞語
- zhí fǎ執法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言
- zhèng fǎ政法
- xiù yī zhí fǎ繡衣執法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機關
- lì zhèng力政
- zhí zhuó執著
- zhí zhuó執著
- lù zhèng路政
- yǒu zhí友執
- mín zhèng民政
- zhí zhǎng執掌
- cái zhèng zhèng cè財政政策
- zhí jìn執禁
- xíng zhèng行政
- zhèng cè政策
- yōu zhí幽執
- rén mín zhèng fǔ人民政府
- zhí zhèng執政
- zhí zhèng執政
- shì zhèng市政
- zhí zhèng執正
- zī zhèng yuàn資政院
- zhí yì執義
- zhí xíng執行
- zhí jiào執教
- zhí dǎo執導
- gù zhí固執
- zhí zhào執照
- zhèng fǔ政府
- cān zhèng yì zhèng參政議政
- zhí yè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