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īn xīng
注音ㄅ一ㄣ ㄒ一ㄥ
繁體賓興
⒈ ?亦作“賓興”。
⒉ ?周代舉賢之法。謂鄉大夫自鄉小學薦舉賢能而賓禮之,以升入國學。
⒊ ?科舉時代,地方官設宴招待應舉之士。亦指鄉試。
⒈ ?亦作“賔興”。
⒉ ?周 代舉賢之法。謂鄉大夫自鄉小學薦舉賢能而賓禮之,以升入國學。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br />鄭玄 注:“興,猶舉也。民三事教成,鄉大夫舉其賢者能者,以飲酒之禮賓客之。既則獻其書於王矣?!?/span>
⒊ ?科舉時代,地方官設宴招待應舉之士。亦指鄉試。
引元 許謙 《送尉彥明赴開化教諭序》:“誦《詩》《書》六藝之文,以廣見聞;孝弟忠信之實,以敦德行。故賔興以示勸,簡絀以致罰。”
清 戴名世 《張驗封傳》:“康熙 己卯、壬午、乙酉,當賓興之期,公皆為分校,所得士最盛?!?br />嚴復 《救亡決論》:“以為通天地人之謂儒。經朝廷之賓興,蒙皇上之親策,是朝廷固命我為儒也?!?/span>
⒈ ?周代從鄉小學選出賢能的人,以上賓之禮升于國學。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
漢·鄭玄·注:「興,猶舉也。」
⒉ ?科舉時代,士子將參加鄉試時,地方官設宴款待,稱為「賓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