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ún mò
注音ㄘㄨㄣˊ ㄇㄛˋ
繁體存歿
⒈ ?生存和死亡。猶言生死。
⒉ ?生者和死者。
⒈ ?生存和死亡。猶言生死。
引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序:“自枉詩已十餘年,莫記存歿又六七年矣。”
唐 韋應物 《登蒲塘驛沿路見泉谷村墅忽想京師舊居追懷昔年》詩:“存歿闊已永,悲多歡自疏?!?br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旬會之異》:“十日一宴,集中一舉子物故,諸子感嘆存歿,仍於故人設位。”
⒉ ?生者和死者。
引前蜀 杜光庭 《戶部張相公修遷拔明真齋詞》:“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懸玉匱之科,惠周存歿。”
《紅樓夢》第四回:“求太老爺拘拿兇犯,以扶善良,存歿感激大恩不盡!”
1.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體察他滅亡之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地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地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
2.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體察他滅亡之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地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地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
3.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在體察他滅亡之苦痛與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的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周作人
4.還有人專程飛來北京,找我致謝,說喪葬禮俗改革得好,存歿均安。
5.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在體察他滅亡之苦痛與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的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
6.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在體察他滅亡之苦痛與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的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周作人
7.我們哀悼死者,并不一定是在體察他滅亡之苦痛與悲哀,實在多是引動追懷,痛切的發生今昔存歿之感。無論怎樣相信神滅,或是厭世,這種感傷恐終不易擺脫。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