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 zhāng tà fá
注音ㄉㄚˋ ㄓㄤ ㄊㄚˋ ㄈㄚˊ
成語解釋
大張撻伐
繁體大張撻伐
⒈ ?大規劃地攻擊討伐,也指對人進行攻擊、聲討。
英attack on a grand scale;
⒈ ?大規模地用兵征討。
引《痛史》第十九回:“阿剌罕 奏道:‘臣以為 日本 遠在海外,不易伐……如果陛下必要大張撻伐,以示天威,則當多派士兵,以期必勝。’”
⒉ ?指進行猛烈抨擊或聲討。
引《十月》1981年第3期:“明明是一件好事,為什么有的人……還極不滿意,大張撻伐呢?”
⒈ ?張,施展、運用。撻伐,征討、征伐。大張撻伐指以武力大舉討伐。亦指對人身進行攻擊、聲討。
引清·林則徐〈奏穿鼻尖沙嘴疊次轟擊夷船情形折〉:「是該夷自外生成,有心尋釁,既已大張撻伐,何難再示兵威?」
1.清代中期,漢學形成了獨立的學術派別,與宋學形成了壁壘分明的對立,漢學對宋學大張撻伐。
2.一旦國家無內顧之憂,陛下可以整軍經武,對東虜大張撻伐,以雪今日之恥,永絕邊境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