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o áo tóu shí
注音ㄐ一ㄠ ㄠˊ ㄊㄡˊ ㄕˊ
成語解釋
焦熬投石
⒈ ?謂以至脆之物攻堅石,勢在必敗。
⒈ ?謂以至脆之物攻堅石,勢在必敗。
引《荀子·議兵》:“故 齊 之技擊不可以遇 魏 氏之武卒, 魏 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 之鋭士, 秦 之鋭士,不可以當(dāng) 桓文 之節(jié)制, 桓文 之節(jié)制,不可以敵 湯 武 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資治通鑒·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焦熬之物至脆,投石則碎。”
⒈ ?焦熬,燒焦而質(zhì)脆的東西。焦熬投石指用焦脆的東西投擲在石塊上。比喻自取毀滅,勢必失敗。
引《荀子·議兵》:「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dāng)桓、文之節(jié)制,桓、文之節(jié)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1.探險隊冒著焦熬投石般的炎熱,深入到沙漠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