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注音ㄖˋ ㄐ一ㄣˋ ㄔㄤˊ ㄢ ㄩㄢˇ
成語解釋
日近長安遠
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后以“日近長安遠”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⒈ ?后以“日近長安遠”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 數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望眼連天,日近 長安 遠。”
元 費唐臣 《貶黃州》第二折:“本待經綸就 舜 日 堯 天,只因兩角蝸蠻戰,貶得我日近 長安 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日近 長安 遠,加鞭,云里指宮殿。”
⒈ ?晉明帝幼時,他父親曾問他,太陽和長安那個近,明帝回答太陽近,因為我們抬頭可看見太陽,卻見不到長安。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后用以比喻帝京路途遙遠。
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游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出》:「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日近長安遠,加鞭,云里指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