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成語解釋
仗義執言
繁體仗義執言
⒈ ?憑據義理,敢于站出來說公道話。
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⒈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 范 名 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br />魯迅 《南腔北調集·又論“第三種人”》:“法國 的文藝家,這樣的仗義執言的舉動是常有的。”
⒈ ?主持正義,說話正直公道。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1.作為一介勇夫的鄧世昌,那么襟懷坦蕩,仗義執言,他可以率領一艘軍艦的海軍將士,沖鋒陷陣,在所不辭,但是面對外行的領導,他也是無可奈何。
2.公開場合如此,私下也是這樣,連個以筆為槍,向省局仗義執言、反映問題、道明實情的人都沒有。
3.他為人正直,敢仗義執言。
4.你無辜,你早干嘛去了,什么都知道也不仗義執言,先為你不仁;在那看著我出丑也不挺身而出,后為你不義。
5.身先士卒,勇闖事件現場,只為把一線新聞抓;跋山涉水,深入不毛之地,只為把真實事件發;仗義執言,不怕恐嚇欺詐,只為把百姓呼聲傳天下。記者們,你們辛苦了。愿你們身體健康,平。
6.秋水公子,正是仗義執言,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像秋水公子這樣的人,才會更加誠信。
7.李老師是個仗義執言的好人。
8.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少數人大代表不能正確處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不能忠實地代表人民的意志,關心群眾的疾苦,為人民群眾仗義執言。
9.小朋友能為我兄弟仗義執言,不甚感激,多謝!
10.仗義執言持真理,科學求實毋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