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ǒu xiǎn
注音ㄗㄡˇ ㄒ一ㄢˇ
繁體走險
⒈ ?進行冒險活動。
例鋌而走險。
英take risks; run risks;
⒈ ?奔赴險峻處;奔走于險峻之處。
引《左傳·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杜預 注:“鋌,疾走貌,言急則欲蔭茠於 楚,如鹿赴險。”
《北史·獠傳》:“依山走險,若履平地。”
《明史·云南土司傳二·威遠》:“其俗勇健,男女走險如飛。”
⒉ ?冒險。
引朱自清 《回來雜記》:“這也許真是到了無可奈何才來走險的。”
蕭紅 《生死場》十三:“亡國后的 老趙三,驀然念起那些死去的英勇的伙伴!留下活著的老的,只有悲憤而不能走險了, 老趙三 不能走險了!”
1.債臺高筑非但沒有讓張志業幡然醒悟、懸崖勒馬,那種背水一戰的賭徒心理反而一次次地驅使他鋌而走險。
2.如若把他們置之死地,在生死必擇的關頭,鋌而走險,那破壞性的力量也著實可怕。
3.年輕人不要受了一點委屈就憤世嫉俗,甚至鋌而走險。
4."一言以蔽之,"西德尼說,"這是一個鋌而走險的時代,這個時代為粉而走險的*博下著鋌而走險的賭注。
5.林沖被高求逼上梁山,后又中吳用等人的計,鋌而走險火并了王倫,讓位與晁蓋,從而拉開了108好漢聚義的序幕。
6., 他老是鋌而走險,弄得處境危如累卵,實在讓人很擔心。
7.法律明令禁止販賣*品,對于那些挺而走險,運輸*品的人就是玩火自焚,必定引火燒身受到嚴懲。
8.許多生活不下去的勞苦大眾,就不得不鋌而走險做盜匪。
9.貪圖享受則不思進取,不思進取則坐吃山空,坐吃山空則鋌而走險,為官的貪贓枉法,為民的則殺人搶劫,最后垮臺滅亡;而清貧則勤儉,勤儉則發憤,發憤則守法,守法則平安。
10.韓國總統李明博表示他不懼怕戰爭,并鋌而走險提出征收統一稅的方案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朝鮮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