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
詞語解釋
取經[ qǔ jīng ]
⒈ ?佛教徒到印度去求取佛經原本。
英go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⒉ ?比喻向先進人物、單位或地區吸取好的經驗。
英learn from sb.else's experience;
引證解釋
⒈ ?指佛教僧侶到 印度 求取佛經原本。
引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神龜 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 崇立寺 比丘 惠生 向西域取經,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清 俞樾 《小浮梅閑話》:“因《三國演義》而及《西游記》,余曰:‘取經之事,自古有之。’”
⒉ ?比喻向先進的地區、單位或人物吸取經驗。
引郭小川 《花紋歌》:“人們都說花紋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經來。”
國語辭典
取經[ qǔ jīng ]
⒈ ?佛教徒至印度求取佛經。
例如:「三藏取經」。
反傳經 送寶
⒉ ?比喻吸取先進的經驗。
例如:「他從美國取經回來,就自命不凡,其實那些所謂的新技術,大家早就知之甚詳。」
※ "取經"的意思解釋、取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難聽的反義詞(nán tīng)
終止的反義詞(zhōng zhǐ)
屢屢的反義詞(lǚ lǚ)
藏匿的反義詞(cáng nì)
被動的反義詞(bèi dòng)
零亂的反義詞(líng luàn)
合力的反義詞(hé lì)
消遣的反義詞(xiāo qiǎn)
內容的反義詞(nèi róng)
淡淡的反義詞(dàn dàn)
寂然的反義詞(jì rán)
提取的反義詞(tí qǔ)
褒義詞的反義詞(bāo yì cí)
見義勇為的反義詞(jiàn yì yǒng wéi)
家鄉的反義詞(jiā xiāng)
合唱的反義詞(hé chàng)
潛水的反義詞(qián shuǐ)
夸獎的反義詞(kuā jiǎng)
貧民的反義詞(pín mín)
客人的反義詞(kè rén)
高等的反義詞(gāo děng)
不足的反義詞(bù zú)
改善的反義詞(gǎi shàn)
買主的反義詞(mǎi zhǔ)
進展的反義詞(jìn zhǎn)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