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位于敦煌市至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公路的左側,距市區約4公里。傳說古時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后被風沙所埋。1989年,由國內外佛教團體和敦煌市佛教協會捐贈,重建了雷音寺。1991年6月落成開光,并對游人開放。風景名勝雷音寺整個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勢,寺院重疊,以集中、緊湊、高雅著稱。設計以中軸線展開,橫向左右對稱,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臺渾然一體。寺院顯得非常莊重宏偉、氣勢非凡。整個建筑分三個臺面:位于山前平地,由天王殿,即“山門”,左右廂房組成了一臺。天王殿為磚木結構,脊獸各異,青瓦壓頂,面闊三間,門額是:“雷音寺”三個貼金大字寺前置石獅一對,給人以一種肅穆威嚴之感。天王殿中央供奉大肚彌勒像,面帶微笑,慈祥和藹,給人一種親切感,背靠韋馱護法像,兩旁分別為“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四大天王站像。緊挨天王殿的是東西廂房,廂房為兩層磚混結構的全封閉樓房,內設方丈室、客廳、寮房等。第二臺,位于山腳處,東西各建古典式配殿兩間,東為“金花殿”,西為“觀音殿”。金花殿供奉“九天圣母”“金華仙姑”和“黑池龍王”三尊坐神,材質均為銅鑄,高2.3米。兩側供奉三位行神坐轎,由紫檀木雕成,技藝精湛,神像為銅鑄,妙想莊嚴,在各寺廟中可推上乘之作。第三臺,位于半山坡,靠山的大雄寶殿為寺內主殿,層樓結構,重檐歇山頂,高16米,占地面積242平方米,整個大殿起脊臥閣,四面飛檐,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安西極旱荒漠
甘肅安西極荒漠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瓜州縣境內,面積80萬公頃,1987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2年晉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極旱荒漠生態系統。本區地處暖溫帶與中溫帶的過渡區,位居亞洲中部荒漠的腹地,區內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具有典型性、...
-
烽火臺遺址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基本知識 烽火臺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因燒煙常用狼糞,也名狼煙臺,古時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系古代重要軍事防御設施,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
-
雷音寺
雷音寺位于敦煌市至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公路的左側,距市區約4公里。傳說古時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后被風沙所埋。1989年,由國內外佛教團體和敦煌市佛教協會捐贈,重建了雷音寺。1991年6月落成開光,并對游人開放。風景名勝雷音寺整個建筑坐南朝北...
-
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此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現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為西晉至東晉時期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