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城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堿墩相連。敦煌境內北端現存除堿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干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風景名勝敦煌漢長城的結構并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筑而成。以此分段修筑,相連為墻。長城內則低洼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御措施。漢長城遺址地處甘肅敦煌,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多風,夏季酷暑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適合春秋旅游。歷史文化敦煌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現存的“積薪”數量較多、保存較完好。有一座烽隧周圍存放的積薪多達十五堆,排列十分整齊,天長日久,凝結在一起,堅如化石。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長城、烽隧遺址中,保存著許多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如“玉門千秋隧”出土的西漢紙,經考證,早于東漢蔡倫造紙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漢簡”就是從長城沿線的烽隧遺址中出土的。它為研究中國漢代河西地區乃至全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安西極旱荒漠
甘肅安西極荒漠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瓜州縣境內,面積80萬公頃,1987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2年晉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極旱荒漠生態系統。本區地處暖溫帶與中溫帶的過渡區,位居亞洲中部荒漠的腹地,區內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具有典型性、...
-
漢長城遺址
漢長城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堿墩相連。敦煌境內北端現存除堿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干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風景名勝敦煌漢長城的結構并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
-
雷音寺
雷音寺位于敦煌市至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公路的左側,距市區約4公里。傳說古時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后被風沙所埋。1989年,由國內外佛教團體和敦煌市佛教協會捐贈,重建了雷音寺。1991年6月落成開光,并對游人開放。風景名勝雷音寺整個建筑坐南朝北...
-
烽火臺遺址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基本知識 烽火臺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因燒煙常用狼糞,也名狼煙臺,古時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系古代重要軍事防御設施,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