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綿延30余公里,峰巒數百,距壽縣城北2.5公里,故當地稱之為北山。又因南臨淝水,北瀕淮河,峰巒錯峙,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發生于此,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典故流傳于世。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劉安篤好神仙黃白之術,賓客甚眾,其中蘇飛、李尚、左吳、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晉昌八人才高,稱之“八公”。八公聚此煉丹,丹藥方成,劉安因被告謀反畏罪自殺,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誅戮。后傳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劉安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余藥雞犬啄食亦隨之升天,從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亦廣傳今古。八公山景色秀美,著名景點有珍珠泉、瑪瑙泉、瑞泉、碧沙泉、嵐秀泉、浣泉、云賓泉、無女泉等二十四泉。據傳珍珠泉為我國古代十大泉之一,位于馬山山口,數十股泉水從池底上涌,狀如貫珠,陽光下晶瑩絢麗。八公山麓有古墓葬多處,另有淮南王廟、碧霞元君廟等古建筑。八公山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方圓達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這里有形成于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世界上發現較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2000年,中科院考古隊在八公山又發現了古猿化石,距今300多萬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較早的古猿化石。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八公山景區
八公山位于淮河南岸,綿延30余公里,峰巒數百,距壽縣城北2.5公里,故當地稱之為北山。又因南臨淝水,北瀕淮河,峰巒錯峙,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發生于此,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典故流傳于世。西漢淮南王劉安都壽春,劉安篤好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