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山其海拔603米海拔603米,從遠處看朝陽山又高又尖狀如向上的耬鏵,當地人因而習慣上稱之為尖山或耬鏵山。據明、清《淇縣志》記載,朝陽山原為殷故宮,是殷紂王冬季采暖所設的行宮。當年殷紂王每到寒冷的冬季便來到朝陽山過冬。佛教傳入中國后,東魏...
三興康樂村地處豫北明珠鶴壁市。2A級國家風景區。它南依悠悠淇水,西靠巍巍太行,四季氣候宜人,周圍名勝星羅密布(云夢山、大丕山名勝風景區、天然太極圖等)。
三興康樂村隸屬于鶴煤集團公司。2002年被河南省旅游局評定為河南省旅游景區。2003年...
鶴壁市博物館創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館于2004年遷到淇濱區華夏南路與湘江路交叉口,是一座集陳列展覽、收藏保管、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建筑面積18400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展廳面積8300平方米,于2005年1月正式對...
五巖山,又名蘇門山,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為牟山一余脈。因山有五谷五 峰,故曰五巖。山勢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1.5公里,群峰環繞,巖石崢嶸,至高點 海拔574.9米。
五巖山古有兩觀一寺,南為五巖寺,北為棲霞觀,下為葆光觀,是佛教道教...
河南淇縣古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中,距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是國家AAAA級景區,也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女媧修真處,可游覽面積25平方公里。由主景區、朝陽寺、清涼庵、靈湖、銅頂、涼水泉清代古民居石頭城六大版塊組成,現有景點130多處。...
鶴壁市淇縣的云夢山風景區,位于縣城以西約十五公里處。在淇縣縣城的社會汽車站,每天都有多趟班車開往景區,車程約30分鐘。云夢山風景區分為主景區(戰國古軍庫、上圣古廟)、五里鬼谷(峽谷)、云夢大草原三部分組成,景區內的峽谷和“大草原”其實規模都...
三興集團淇濱康樂村地處豫北明珠鶴壁市。2A級國家風景區。它南依悠悠淇水,西靠巍巍太行,四季氣候宜人,周圍名勝星羅密布(云夢山、大丕山名勝風景區、天然太極圖等)。...
淇河天然太極圖座落在太行山東麓,市區西北5公里處的上峪鄉境內,自然分布約100萬平方米,是我國較大的“天然太極圖”。這里山青水秀、風光優美,文物古跡隨處可風,有商周文王姬昌的觀圖臺、曬網坡、棋盤山、文王潭,有春秋許穆夫人垂釣處、元代古柏、明...
靈山寺旅游區位于淇縣西北8公里處,面積約10公里,包括靈山寺、朝陽寺、清涼寺。靈山寺坐落在群山之中,寺西北為靈山,海拔337米;東南為饃頭山,海拔465米;東為龍山,海拔400米;西南為虎山,海拔385米,耬鏵山為靈山之門戶。靈山寺創建于南...
大劍山風景區位于浚縣城東里許。山頂有漢光武帝劉秀北征還師、慶功祭天的“青壇”遺址,有隋代瓦崗軍點將號令,有懷禹功、念先賢的禹王廟,以及氣勢非凡,集仙聚道的太極宮、萬仙閣。...
淇河,中國華北地區河流海河水系的南運河水系支流衛河的支流。發源于山西省陵川縣方腦嶺棋子山,流經山西省陵川縣、壺關縣,河南省輝縣市、林州市、鶴壁市淇濱區、淇縣、浚縣,在浚縣劉莊與共產主義渠交匯,同時穿越共產主義渠,向南至淇縣淇門鎮西(對面是浚...
大伾山是初見于史書記載的名山之一,山上松柏競翠,寺廟幽幽,四季風光變化不同。 大伾山風景名勝區位于豫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西臨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南傍黃河故道。
景區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光優美。中國較早,北方較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剎天寧...
浮丘山與大伾山相望,綽約多姿,妙景無窮,因山傍衛水勢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稱。山上,目前有國保級文物唐代開鑿的千佛洞,內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為石雕藝術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宮,大氣恢弘,為明代建筑藝術佳作。“山不在高,有仙則...
古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中,距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游覽面積10平方公里。靈山寺在群山環抱之中,峰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后呼應,山巖嵯峨,曲溪流泉,峰回路轉,步換景移,綠樹紅花,百鳥歡歌。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凱迪沃強調在游戲中自然學習,在快樂同時培養小朋友的社會知識,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技能。學習不再是單方面的接受,兒童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并從角色扮演的活動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養成思考與做選擇的能力,引發...
摘星臺景區位于淇縣城中心的摘星臺景區是當年紂王和妲己觀朝渋摘比干心處。是重要的朝歌文化遺存,現在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尋根祭祖圣地。
內有殷朝六七圣賢君故都碑、陳婆造心經浮圖、麒麟壁、無耳朵獅子、扯淡碑、...
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河南省浚縣城內大伾山東部的天寧寺院內及其附近。摩崖大佛開鑿于十六國后趙時期,距今1600余年。摩崖大佛依山而鑿,面向黃河,通高21.33米。大佛為坐式彌勒大佛像,左手扶膝,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的意思)。
摩崖大佛附近...
荊軻冢位于河南省淇縣境內,據傳,荊軻被害后,尸骨被草草掩埋于咸陽附近,后來淇人為其義行壯舉所感動,將其尸骨秘密遷回朝歌埋葬。...
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鶴壁浚縣城東,故又稱東山。因其有中國較早,北方較大的大石佛而著稱于世。該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開鑿,總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樓內,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稱,為世界佛屋景觀之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