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態
詞語解釋
姿態[ zī tài ]
⒈ ?容貌神態。
例姿態出眾。
英posture; carriage; gesture;
⒉ ?物體呈現的樣子。
例高高矮矮的樹木,姿態不一。
英appearance; shape;
⒊ ?風格;氣度。
例高姿態。
英attitude; pose;
引證解釋
⒈ ?神情舉止;容貌體態。
引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五:“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石季倫 愛婢名 翔鳳 ……無有比其容貌,特以姿態見美。”
南朝 梁 吳均 《三婦艷詩》:“少婦多姿態,含笑逼清卮。”
《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聰慧過人,姿態出眾。”
丁西林 《一只馬蜂》:“姿態美麗,面目富有表情,服裝精致。”
⒉ ?指物體呈現的樣子。
引宋 葉適 《寶婺觀記》:“日月風雨,借其姿態;霧煙氣靄,相為吐吞。”
《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這花卻奇怪,見人來看,姿態愈艷。”
葉圣陶 《游了三個湖》:“石縫里長出些高高矮矮的樹木,蒼翠、茂密,姿態不一。”
⒊ ?詩文書畫意趣的表現。
引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詩啟》:“然以為律體卑庳,格力不揚,茍無姿態,則陷流俗。”
宋 蘇軾 《答謝民師書》:“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明 宋濂 《跋東坡潁濱遺墨后》:“力追 羲 獻 而姿態橫逸。”
⒋ ?謂風俗、氣度。
例如:只要雙方都能姿態高一點,矛盾就容易解決了。
國語辭典
姿態[ zī tài ]
⒈ ?姿容態度。
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近姿勢
最近近義詞查詢:
緊要的近義詞(jǐn yào)
卷土重來的近義詞(juǎn tǔ chóng lái)
擱置的近義詞(gē zhì)
填補的近義詞(tián bǔ)
便利的近義詞(biàn lì)
遺憾的近義詞(yí hàn)
緊迫的近義詞(jǐn pò)
復興的近義詞(fù xīng)
至親的近義詞(zhì qīn)
發生的近義詞(fā shēng)
守法的近義詞(shǒu fǎ)
特許的近義詞(tè xǔ)
打破的近義詞(dǎ pò)
白天的近義詞(bái tiān)
參加的近義詞(cān jiā)
堅決的近義詞(jiān jué)
不同的近義詞(bù tóng)
非法的近義詞(fēi fǎ)
合謀的近義詞(hé móu)
要是的近義詞(yào shì)
宛如的近義詞(wǎn rú)
簡要的近義詞(jiǎn yào)
平坦的近義詞(píng tǎn)
調動的近義詞(diào dòng)
當地的近義詞(dāng d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