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始
詞語解釋
未始[ wèi shǐ ]
⒈ ?同“未嘗”
例未始無春。——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這么辦理也未始不可。
英have not;
引證解釋
⒈ ?指尚未發生的事物。
引《管子·幼官》:“聽於鈔故能聞未極,視於新故能見未形,思於濬故能知未始。”
尹知章 注:“所思在深,故知未始。”
⒉ ?未曾,從未。
引《莊子·齊物論》:“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成玄英 疏:“未始,猶未曾。”
漢 劉楨 《公讌》詩:“生平未始聞,歌之安能詳?”
唐 柳宗元 《石渠記》:“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乃知 器之 之意,本于 胡武平,而 器之 未始知之也。”
清 侯方域 《太平仁義之效論》:“道莫大於仁義,自 堯 舜 二帝以至於三代以來,未始更也。”
⒊ ?猶沒有;未必。用于否定詞前,構成雙重否定。語氣較肯定句委婉。
引唐 韓愈 《與于襄陽書》:“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
宋 秦觀 《圣人繼天測靈論》:“古之語道德者未始不以圣人,而論圣人者未始不以道德。”
明 李贄 《答周柳塘》:“然果有上根大器,默會深契, 山農 亦未始不樂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三:“中國 的一個中秋節也能在 莫斯科 過,意興蕭條中,未始不是一件樂事。”
國語辭典
未始[ wèi shǐ ]
⒈ ?未嘗。
引《文選·劉楨·公?詩》:「生平未始聞,歌之安能詳。」
清·張爾岐〈辨志〉:「人之生也,未始有異也,而卒至于大異者,習為之也。」
近未嘗
英語not necessarily, may not turn out to be, maybe not
法語pas nécessairement, peut-être pas
最近近義詞查詢:
當作的近義詞(dàng zuò)
收獲的近義詞(shōu huò)
生日的近義詞(shēng rì)
要求的近義詞(yāo qiú)
終身的近義詞(zhōng shēn)
人山人海的近義詞(rén shān rén hǎi)
仁至義盡的近義詞(rén zhì yì jìn)
外傳的近義詞(wài zhuàn)
戰斗的近義詞(zhàn dòu)
文體的近義詞(wén tǐ)
勉勵的近義詞(miǎn lì)
反映的近義詞(fǎn yìng)
強調的近義詞(qiáng diào)
溶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顯著的近義詞(xiǎn zhù)
這樣的近義詞(zhè yàng)
勸說的近義詞(quàn shuō)
干系的近義詞(gān xì)
聊天的近義詞(liáo tiān)
契合的近義詞(qì hé)
言語的近義詞(yán yǔ)
理睬的近義詞(lǐ cǎi)
驚動的近義詞(jīng dòng)
提及的近義詞(tí jí)
教室的近義詞(jiào sh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guō mò ruò郭沫若
- wěi yuán委員
- xiāng dòng香洞
- xiǎo jié yè小節夜
- xiāo sàn消散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濕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dǎ tīng打聽
- děng shēn shū等身書
- èr shū二叔
- jiàn shēn cāo健身操
- zào shè造設
- lù jī路基
- tú zhōng途中
- nián suì年歲
- fāng zhèn方陣
- qì lì氣力
- jī shēn躋身
- shēn tǐ sù zhì身體素質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聲聲
- jīn bù津步
- píng pù平鋪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
- 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