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
詞語解釋
竹帛[ zhú bó ]
⒈ ?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引申指書籍、史乘。
引證解釋
⒈ ?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
引《墨子·天志中》:“又書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后世子孫。”
⒉ ?引申指書籍、史乘。
引《史記·孝文本紀》:“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鐘,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相公鎮 幽 都,竹帛爛勛伐。”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似先生這等抱負,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廟,垂名於竹帛。”
梁啟超 《讀孟子界說》:“故《春秋》有大義,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數傳乃著竹帛。”
國語辭典
竹帛[ zhú bó ]
⒈ ?簡冊與縑素,古代用以記載文字,引申為史籍典策。
引《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
《三國演義·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
近竹素 書籍
英語bamboo and silk writing materials (before paper)?
法語bambou et étoffe de soie (sur lesquels on écrivait)?, livres
最近近義詞查詢:
截止的近義詞(jié zhǐ)
興隆的近義詞(xīng lóng)
榮譽的近義詞(róng yù)
表情的近義詞(biǎo qíng)
不當的近義詞(bù dāng)
外史的近義詞(wài shǐ)
相等的近義詞(xiāng děng)
依次的近義詞(yī cì)
說笑的近義詞(shuō xiào)
香噴噴的近義詞(xiāng pēn pēn)
床上安床的近義詞(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相交的近義詞(xiāng jiāo)
制造的近義詞(zhì zào)
斤斤計較的近義詞(jīn jīn jì jiào)
好身手的近義詞(hǎo shēn shǒu)
雷同的近義詞(léi tóng)
店東的近義詞(diàn dōng)
近似的近義詞(jìn sì)
矯正的近義詞(jiǎo zhèng)
講述的近義詞(jiǎng shù)
正路的近義詞(zhèng lù)
壯年的近義詞(zhuàng nián)
依附的近義詞(yī fù)
做聲的近義詞(zuò shēng)
描述的近義詞(miáo sh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