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
詞語解釋
邊陲[ biān chuí ]
⒈ ?邊疆。
英border area; frontier;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邊垂”。亦作“邊埵”。
⒉ ?猶邊境。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鄭伯 ﹞曰:‘寡人無良,邊陲之臣以干天之禍。’”
晉 左思 《魏都賦》:“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不以邊垂為襟也。”
唐 李白 《代贈遠》詩:“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白敏中》:“崔鉉 詩云:‘邊埵萬里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凱歌。’”
《全唐詩》 崔鉉 詩作“邊陲”。 元 柳貫 《題蘇長公書曹侍中與王省副論趙元昊事》詩:“夏童昔跳踉,勢將撼邊垂。”
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別》:“想此日開酺會,家家燕喜,只吾家抱向隅悲遠謫,去邊陲。”
郭小川 《祝酒歌》:“樺樹林呀,猶如古代兵將守邊陲。”
⒊ ?邊緣。
引駱賓基 《罪證》九:“﹝ 大盤嶺 ﹞雖然并不算高,但嶺背露出陰云的邊陲。”
國語辭典
邊陲[ biān chuí ]
⒈ ?邊疆地帶。也作「邊垂」、「邊陲區」。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
《史記·卷二五·律書》:「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連兵于邊陲,力非弱也。」
近邊界 邊疆 邊境
最近近義詞查詢:
地區的近義詞(dì qū)
追思的近義詞(zhuī sī)
難道的近義詞(nán dào)
成果的近義詞(chéng guǒ)
寂寥的近義詞(jì liáo)
迂回的近義詞(yū huí)
鄰近的近義詞(lín jìn)
睡覺的近義詞(shuì jiào)
彼此的近義詞(bǐ cǐ)
不可的近義詞(bù kě)
尋找的近義詞(xún zhǎo)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盲目的近義詞(máng mù)
宴會的近義詞(yàn huì)
醫院的近義詞(yī yuàn)
打劫的近義詞(dǎ jié)
傳播的近義詞(chuán bō)
平空的近義詞(píng kōng)
打通的近義詞(dǎ tōng)
父母的近義詞(fù mǔ)
口岸的近義詞(kǒu àn)
觀察的近義詞(guān chá)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可惜的近義詞(kě xī)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