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
詞語(yǔ)解釋
夙夜[ sù yè ]
⒈ ?朝夕,日夜。指天天、時(shí)時(shí)。
例受命以來(lái),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英always;
引證解釋
⒈ ?朝夕,日夜。
引《書(shū)·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細(xì)行,終累大德。”
孔 傳:“言當(dāng)早起夜寐。”
漢 桓寬 《鹽鐵論·刺復(fù)》:“是以夙夜思念國(guó)家之用,寢而忘寐,飢而忘食。”
唐 柳宗元 《為劉同州謝上表》:“庶當(dāng)刻精運(yùn)力,夙夜祗勤,上奉雍熙,旁流愷悌。”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shū)》:“臣愚夙夜憂國(guó),統(tǒng)籌大局,思之至詳。”
⒉ ?謂日夜從事。
引《詩(shī)·小雅·雨無(wú)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
孔穎達(dá) 疏:“三事大夫無(wú)肯早起夜臥以勤國(guó)事者。”
⒊ ?古地名。 漢 代稱 不夜縣,新莽 時(shí)改稱 夙夜縣。故城在今 山東 榮成縣 不夜村。
引《漢書(shū)·王莽傳下》:“夙夜 連率 韓博 上言。”
國(guó)語(yǔ)辭典
夙夜[ sù yè ]
⒈ ?從早到晚。
引《詩(shī)經(jīng)·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天久不雨,朕夙夜焦愁,無(wú)可奈何!」
近早晚
⒉ ?夜未明或日未出夜未明之時(shí)。
引《詩(shī)經(jīng)·召南·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英語(yǔ)morning and night, always, at all times
最近近義詞查詢:
祖國(guó)的近義詞(zǔ guó)
變更的近義詞(biàn gēng)
殺一儆百的近義詞(shā yī jǐng bǎi)
回復(fù)的近義詞(huí fù)
如果的近義詞(rú guǒ)
極力的近義詞(jí lì)
妻子的近義詞(qī zǐ)
低頭的近義詞(dī tóu)
繪聲繪色的近義詞(huì shēng huì sè)
更換的近義詞(gēng huàn)
遜色的近義詞(xùn sè)
主干的近義詞(zhǔ gàn)
步伐的近義詞(bù fá)
物色的近義詞(wù sè)
言語(yǔ)的近義詞(yán yǔ)
領(lǐng)先的近義詞(lǐng xiān)
成衣的近義詞(chéng yī)
相同的近義詞(xiāng tóng)
法衣的近義詞(fǎ yī)
盤查的近義詞(pán chá)
介紹的近義詞(jiè shào)
緊密的近義詞(jǐn mì)
光顧的近義詞(guāng gù)
場(chǎng)所的近義詞(chǎng suǒ)
順手的近義詞(shùn shǒu)
更多詞語(yǔ)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