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
詞語解釋
法門[ fǎ mén ]
⒈ ?佛教用語,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今泛指修德、治學或作事的途徑。
英initial approach to become a Buddhist believer;
引證解釋
⒈ ?指王宮的南門。
引《穀梁傳·僖公二十年》:“南門者,法門也。”
范寧 注:“謂天子、諸侯皆南面而治,法令之所出入,故謂之法門。”
⒉ ?佛教語。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亦泛指佛門。
引《法華經·序品》:“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無言亭》:“慇懃稽首 維摩詰,敢問如何是法門。”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善禪機》:“﹝ 憲皇 ﹞又以 張紫陽 雖道教,其《悟真外篇》實通禪理,并著歸入釋藏中以廣法門。”
⒊ ?途徑;方法。
引宋 陳亮 《又乙巳秋書》:“此英雄豪杰所以自絶於門外,以為立功建業別是法門。”
清 趙翼 《甌北詩話·七言律》:“東坡 出,又參以議論,縱橫變化,不可捉摸,此又開 南宋 人法門,然聲調風格,則去 唐 日遠也。”
茅盾 《子夜》八:“我得了一個翻本的法門,特地來和你商量。”
國語辭典
法門[ fǎ mén ]
⒈ ?古稱南門為「法門」。
引《谷梁傳·僖公二十年》:「南門者,法門也。」
⒉ ?佛教指修行者所從入的門徑。
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此一派也,兩宗未有,六祖無傳,可謂獨辟法門者矣。」
近秘訣
⒊ ?道教指眾生入道的門徑。
例如:「天尊慈悲,大開法門。」
⒋ ?引申指一切方法、途徑。
例如:「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近秘訣
最近近義詞查詢:
寂寥的近義詞(jì liáo)
希望的近義詞(xī wàng)
好看的近義詞(hǎo kàn)
青春的近義詞(qīng chūn)
騷動的近義詞(sāo dòng)
術士的近義詞(shù shì)
敗興的近義詞(bài xìng)
玩物的近義詞(wán wù)
產業的近義詞(chǎn yè)
不由自主的近義詞(bù yóu zì zhǔ)
慢慢的近義詞(màn màn)
指正的近義詞(zhǐ zhèng)
家園的近義詞(jiā yuán)
決定的近義詞(jué dìng)
寂然的近義詞(jì rán)
光澤的近義詞(guāng zé)
父母的近義詞(fù mǔ)
震蕩的近義詞(zhèn dàng)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起草的近義詞(qǐ cǎo)
矯正的近義詞(jiǎo zhèng)
生產的近義詞(shēng chǎn)
愁悶的近義詞(chóu mèn)
領會的近義詞(lǐng huì)
及格的近義詞(jí g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