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臺
詞語解釋
登臺[ dēng tái ]
⒈ ?演員出現在觀眾面前。
例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匯登臺(表演)
英appear;
⒉ ?走上講臺或舞臺。
例他想登臺表演一番。
英take the stage and perform;
引證解釋
⒈ ?登上高臺;登上舞臺。
引《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甲興,公登臺而請,弗許。”
《后漢書·明帝紀贊》:“登臺觀云,臨雍拜老。”
老舍 《四世同堂》十:“他的志愿是將來能登臺去唱黑頭,因他的腦袋既大,而又富于鼻音。”
⒉ ?漢 稱尚書、御史、謁者為三臺,后亦稱三公,因稱登上三公之位為“登臺”。亦泛指充任高級官吏。
引《晉書·溫嶠郗鑒等傳論》:“道徽 儒雅,柔而有正…… 方回 踵武,奕世登臺。”
明 李東陽 《永貞嘆》:“鄭歇后 登臺司國事。”
⒊ ?比喻登上政治舞臺。
引鄒韜奮 《奧國的教訓》:“可是自 希特勒 登臺, 德 帝國主義復活之后, 奧國 人民并不愿與 德 合并。”
毛澤東 《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王明、李立三 犯路線錯誤,要選他們當中央委員,結果就要正確的人或者犯小錯誤的人空出兩個位置來,讓他們登臺。”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們( 日本人 )以為漢奸們的確是 中國 人的代表,所以漢奸一登臺,人民必定樂意服從,而大事定矣。”
國語辭典
登臺[ dēng tái ]
⒈ ?上臺。
例如:「登臺領獎」。
⒉ ?上舞臺表演。
例如:「演藝人員常隨片登臺作秀。」
⒊ ?登上政治舞臺,從事政務。
最近近義詞查詢:
興兵的近義詞(xīng bīng)
統一的近義詞(tǒng yī)
警惕的近義詞(jǐng tì)
逃之夭夭的近義詞(táo zhī yāo yāo)
實施的近義詞(shí shī)
姿色的近義詞(zī sè)
實現的近義詞(shí xiàn)
惡劣的近義詞(è liè)
合力的近義詞(hé lì)
信仰的近義詞(xìn yǎng)
引子的近義詞(yǐn zǐ)
明亮的近義詞(míng liàng)
光澤的近義詞(guāng zé)
打通的近義詞(dǎ tōng)
會面的近義詞(huì miàn)
格格不入的近義詞(gé gé bù rù)
聲息的近義詞(shēng xī)
平生的近義詞(píng shēng)
斤斤計較的近義詞(jīn jīn jì jiào)
干枯的近義詞(gān kū)
名稱的近義詞(míng chēng)
聲譽的近義詞(shēng yù)
意外的近義詞(yì wài)
公子的近義詞(gōng zǐ)
離開的近義詞(lí kā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