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
詞語(yǔ)解釋
碑文[ bēi wén ]
⒈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
英inscription on a tablet;
引證解釋
⒈ ?刻在碑上的文字。
引《后漢書(shū)·盧植傳》:“專(zhuān)心研精,合《尚書(shū)》章句,孝《禮記》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
《三國(guó)志·魏志·鄧艾傳》:“﹝ 艾 ﹞年十二,隨母至 潁川,讀故 太丘 長(zhǎng) 陳寔 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br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中山王御碑跋》:“臣等不敏,幸得同侍經(jīng)筵,欽覩御製,不勝感激流涕,謹(jǐn)拜手稽首,書(shū)於碑文之左?!?br />郭小川 《三門(mén)峽》詩(shī):“你呀,一不刻碑文,二不錄詩(shī)篇,只記下:巨人的腦汁汗液埋葬了萬(wàn)險(xiǎn)千難?!?/span>
⒉ ?文體名。
引《后漢書(shū)·孔融傳》:“﹝ 融 ﹞所著詩(shī)、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shū)記凡二十五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蔡邕 銘思,獨(dú)冠古今。 橋公 之鉞,吐納典謨; 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長(zhǎng)也?!?br />金松岑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碑文有辭,皆為韻語(yǔ),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誌銘之濫觴也?!?/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碑文[ bēi wén ]
⒈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其體本以敘事為主,后雜之以議論,甚至有托物寓意之文出現(xiàn),體例甚多。
引《后漢書(shū)·卷六四·盧植傳》:「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br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李長(zhǎng)吉新撰白玉樓記,天帝召汝寫(xiě)碑文!」
近碑志
英語(yǔ)inscription on a tablet
法語(yǔ)inscription sur une tablette
相關(guān)成語(yǔ)
- miàn shòu jī yí面授機(jī)宜
- huà chéng化成
- xīn xīn kǔ kǔ辛辛苦苦
- xiāng fāng香芳
- bù xǔ不許
- jié zuò杰作
- guǒ mù果木
- hé zàng合葬
- jiǎng shǎng獎(jiǎng)賞
- shì chù是處
- jī shí基石
- gēn yuán根源
- gǎn yú敢于
- hé tǐ zì合體字
- tóng zhì同志
- fèn fèn bù píng憤憤不平
- fā rè發(fā)熱
- huà yì化易
- duǎn dǎ短打
- tuì huà退化
- dòu bǎi cǎo斗百草
- niàn tou念頭
- sǐ wáng死亡
- jìn shuō進(jìn)說(sh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