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詞語解釋
旌旗[ jīng qí ]
⒈ ?旗幟。
例旌旗裂。——《資治通鑒·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鑒》
鐘鼓旌旗。——宋·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英banners and flags;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旗幟的總稱。
引《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
漢 應瑒 《弈勢》:“旌旂既列,權慮蜂。”
漢 枚乘 《七發》:“旍旗偃蹇,羽毛肅紛。”
三國 魏 曹植 《懷親賦》:“步壁壘之常制,識旌旗之所停。”
《宋書·謝晦傳》:“旍旂相照,蔽奪日光。”
宋 劉過 《沁園春·御閱還上郭殿帥》詞:“旌旗蔽滿寒空,魚陣整,從容虎帳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土魯番表文》:“旌旂閃爍,超越乎 墨烏戚爾。”
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⒉ ?借指軍士。
引唐 王昌齡 《青樓曲》之一:“白馬金鞍從 武皇,旌旗十萬宿 長楊。”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國語辭典
旌旗[ jīng qí ]
⒈ ?旗子的通稱。也作「旍旗」。
引《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
《西游記·第四回》:「就替我快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張掛。」
近旗幟
⒉ ?借指官兵、士兵。
引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之一:「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英語gonfanon, banner
德語Banner (S)?
法語étendard, drapeau, bannière
最近近義詞查詢:
整體的近義詞(zhěng tǐ)
鼠目寸光的近義詞(shǔ mù cùn guāng)
回去的近義詞(huí qù)
光滑的近義詞(guāng huá)
見機的近義詞(jiàn jī)
人云亦云的近義詞(rén yún yì yún)
體貼的近義詞(tǐ tiē)
人山人海的近義詞(rén shān rén hǎi)
消耗的近義詞(xiāo hào)
流露的近義詞(liú lù)
合股的近義詞(hé gǔ)
好聽的近義詞(hǎo tīng)
平等的近義詞(píng děng)
文明的近義詞(wén míng)
立時的近義詞(lì shí)
安置的近義詞(ān zhì)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調動的近義詞(diào dòng)
女郎的近義詞(nǚ láng)
尋常的近義詞(xún cháng)
告訴的近義詞(gào sù)
防止的近義詞(fáng zhǐ)
介紹的近義詞(jiè shào)
耳環的近義詞(ěr huán)
開放的近義詞(kāi fà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