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
詞語解釋
太阿倒持[ tài ē dào chí ]
⒈ ?把太阿寶劍倒著拿,比喻以把柄授與人,自身反面臨危險或災害。
英surrender one's power to another as who holds the sword backward;
引證解釋
⒈ ?泰阿即太阿,古劍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權柄,自受其害。
引《漢書·梅福傳》:“至 秦 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 漢 敺除,倒持泰阿,授 楚 其柄。”
宋 秦觀 《李訓論》:“自 德宗 懲北軍之變,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明 焦竑 《讀<論語>》:“定公 為太阿倒持之君,故欲防之以禮;三家為尾大不掉之臣,故欲教之以忠。”
郭沫若 《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權勢既設,這是為人主者所‘獨擅’的東西,絕對不能夠與臣下相共,與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結果便會為臣下所劫弒。”
國語辭典
太阿倒持[ tài ē dào chí ]
⒈ ?太阿,寶劍名。太阿倒持指手持劍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柄,反受其害。也作「倒持泰阿」。
引《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下強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權下奪,曰太阿倒持。」
近喧賓奪主
最近近義詞查詢:
地區的近義詞(dì qū)
日志的近義詞(rì zhì)
苦難的近義詞(kǔ nàn)
擴充的近義詞(kuò chōng)
天年的近義詞(tiān nián)
根源的近義詞(gēn yuán)
管束的近義詞(guǎn shù)
和平的近義詞(hé píng)
體面的近義詞(tǐ miàn)
秘密的近義詞(mì mì)
商鋪的近義詞(shāng pù)
所有的近義詞(suǒ yǒu)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愛慕的近義詞(ài mù)
人民的近義詞(rén mín)
隱居的近義詞(yǐn jū)
今朝的近義詞(jīn zhāo)
到底的近義詞(dào dǐ)
黑幕的近義詞(hēi mù)
光澤的近義詞(guāng zé)
懲罰的近義詞(chéng fá)
記憶的近義詞(jì yì)
觀察的近義詞(guān chá)
平凡的近義詞(píng fán)
自力更生的近義詞(zì lì gēng shē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