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
詞語解釋
老生[ lǎo shēng ]
⒈ ?老書生。
英scholar of advance age;
⒉ ?戲劇角色名。生的一種。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英an elderly character in Chinese opera;
引證解釋
⒈ ?老年之人。
引宋 陸游 《感秋》詩:“老生惜歲月,烈士志功名。”
明 唐順之 《俞孺人傳》:“故 鈿 自童孺時已恂恂若老生。”
⒉ ?老書生。參見“老生常談”。
引唐 劉禹錫 《寓興》詩之一:“寄語 何平叔,無為輕老生。”
宋 楊萬里 《暮寒》詩:“老生窮事業,此外豈無他。”
明 高啟 《送孫先生序》:“老生碩儒,竄伏草莽。”
清 錢謙益 《寄劉大將軍》詩:“篋中亦有陰符在,悔挾陳編作老生。”
⒊ ?指 老子。
引《南史·徐勉傳》:“老生 云:‘后其身而身先。’若能爾者,更招巨利。”
⒋ ?傳統戲曲腳色行當。生的一種,扮演中年或老年男性,大都為正面人物。一般掛須。須分黑、黲(灰黑)、白三色,表示年齡差別。按表演藝術特點又可分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唱做念打并重的靠把老生等等。也稱須生。
引《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鮑文卿 近前一看,原是他同班唱老生的 錢麻子。”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四:“在 中國 的舊戲里,同樣是老生,便得分紅袍藍袍。”
國語辭典
老生[ lǎo shēng ]
⒈ ?戲劇中扮演中老年男子的腳色。多屬正面人物,依年齡的不同,而戴黑須、黲須或白須加以區別。也作「須生」。
引《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鮑文卿近前一看,原是他同班唱老生的蕃鬋子。」
⒉ ?老人之自稱。
引《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旁人閑話,說破財主行蹤;小子無良,弄得老生掃興。」
英語venerable middle-aged or elderly man, usually wearing an artificial beard (in Chinese opera)?
最近近義詞查詢:
沖動的近義詞(chōng dòng)
高興的近義詞(gāo xìng)
減弱的近義詞(jiǎn ruò)
書記的近義詞(shū jì)
釣魚的近義詞(diào yú)
骯臟的近義詞(āng zàng)
大概的近義詞(dà gài)
舒服的近義詞(shū fú)
保密的近義詞(bǎo mì)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不同凡響的近義詞(bù tóng fán xiǎng)
勝利的近義詞(shèng lì)
乞食的近義詞(qǐ shí)
契合的近義詞(qì hé)
擴大的近義詞(kuò dà)
全面的近義詞(quán miàn)
頻頻的近義詞(pín pín)
阻撓的近義詞(zǔ náo)
溫和的近義詞(wēn hé)
佛教的近義詞(fó jiào)
執政的近義詞(zhí zhèng)
景色的近義詞(jǐng sè)
出席的近義詞(chū xí)
別人的近義詞(bié rén)
算無遺策的近義詞(suàn wú yí cè)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