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臬
詞語解釋
圭臬[ guī niè ]
⒈ ?指圭表,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
例圭臬星經奧,蟲篆丹春廣。——杜甫《八哀詩》
適應之說,迄今日學人猶奉為圭臬。——魯迅《人之歷史》
英criterion; standard;
引證解釋
⒈ ?土圭和水臬。古代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儀器。
引唐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
明 黃佐 《乾清宮賦》:“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絜廣輪。”
⒉ ?比喻典范;準則。
引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耆舊·西莊光祿》:“世之言學者,以先生為圭臬云。”
魯迅 《墳·人之歷史》:“適應之説,迄今日學人猶奉為圭臬。”
朱春雨 《關于軍事題材創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學理論工作,勢必導致創作上的強烈的追求氣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國語辭典
圭臬[ guī niè ]
⒈ ?古代測定日影時間的器具。
近圭表 標準 模范 法式
⒉ ?比喻法度、典則。
例如:「四維八德是我國傳統的道德圭臬。」
最近近義詞查詢:
賜教的近義詞(cì jiào)
理所當然的近義詞(lǐ suǒ dāng rán)
怒目的近義詞(nù mù)
查詢的近義詞(chá xún)
收拾的近義詞(shōu shí)
保險的近義詞(bǎo xiǎn)
明顯的近義詞(míng xiǎn)
本色的近義詞(běn sè)
后果的近義詞(hòu guǒ)
毫不的近義詞(háo bù)
提綱的近義詞(tí gāng)
盡是的近義詞(jìn shì)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下手的近義詞(xià shǒu)
干枯的近義詞(gān kū)
溫和的近義詞(wēn hé)
傷害的近義詞(shāng hài)
欣賞的近義詞(xīn shǎng)
征戰的近義詞(zhēng zhàn)
殘酷的近義詞(cán kù)
貿易的近義詞(mào yì)
服務的近義詞(fú wù)
美妙的近義詞(měi miào)
潛藏的近義詞(qián cáng)
自食其果的近義詞(zì shí qí guǒ)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