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佯
詞語解釋
倘佯[ cháng yáng ]
⒈ ?同“徜徉”
英wander about leisurely;
引證解釋
⒈ ?同“徜徉”。徘徊;安閑自在地步行。
引《文選·宋玉<風(fēng)賦>》:“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
李善 注:“倘佯,猶徘徊也。倘,音常。”
漢 劉向 《九嘆·思古》:“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而氾觀。”
元 張可久 《折桂令·九月八日謎社會于文昌宮》曲:“歸路倘佯,一片秋聲,兩袖嵐光。”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八:“忘記了油墨,忘記了賬本,我們是倘佯在悠閑中了。”
⒉ ?山名。
引漢 劉向 《九嘆·思古》:“倘佯 壚阪,沼水深兮。容與 漢 渚,涕淫淫兮。”
王逸 注:“倘佯,山名也……言 倘佯之山,其阪土玄黃,其下有池,水深而且清,宜以避世而長隱身也。”
國語辭典
倘佯[ cháng yáng ]
⒈ ?安閑自在的徘徊。也作「徜徉」。
引《文選·宋玉·風(fēng)賦》:「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帷,經(jīng)于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fēng)也。」
《文選·左思·吳都賦》:「徘徊倘佯,寓目幽蔚。」
近徘徊
英語variant of 徜徉[chang2 yang2]
最近近義詞查詢:
傳授的近義詞(chuán shòu)
速度的近義詞(sù dù)
戰(zhàn)術(shù)的近義詞(zhàn shù)
光復(fù)的近義詞(guāng fù)
相輔相成的近義詞(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紳士的近義詞(shēn shì)
往日的近義詞(wǎng rì)
干事的近義詞(gàn shì)
成立的近義詞(chéng lì)
耕作的近義詞(gēng zuò)
隱秘的近義詞(yǐn mì)
通同的近義詞(tōng tóng)
融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想法的近義詞(xiǎng fǎ)
考察的近義詞(kǎo chá)
離開的近義詞(lí kāi)
二月的近義詞(èr yuè)
開心的近義詞(kāi xīn)
字據(jù)的近義詞(zì jù)
欣賞的近義詞(xīn shǎng)
增長的近義詞(zēng zhǎng)
郢正的近義詞(yǐng zhèng)
心理的近義詞(xīn lǐ)
假若的近義詞(jiǎ ruò)
隨手的近義詞(suí shǒu)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