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
詞語解釋
厲兵秣馬[ lì bīng mò mǎ ]
⒈ ?見“秣馬厲兵”。
引證解釋
⒈ ?磨利兵器,喂飽馬匹。指作好戰斗準備。
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 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宋 陳亮 《酌古論三·呂蒙》:“孫權 克仗先烈,雄據 江東,舉賢任能,厲兵秣馬,以伺中國之變。”
《明史·沉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
《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某( 李咸池 )等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歸心,歃血同盟,誓清妖孽;厲兵秣馬,力掃腥膻。”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新的世故》:“于是嘯聚義師,厲兵秣馬,天戈直指,將以澄清天下也哉?”
國語辭典
厲兵秣馬[ lì bīng mò mǎ ]
⒈ ?磨利兵器,喂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
近盛食厲兵 嚴陣以待
反解甲歸田
最近近義詞查詢:
編造的近義詞(biān zào)
日志的近義詞(rì zhì)
查訪的近義詞(chá fǎng)
年邁的近義詞(nián mài)
不平的近義詞(bù píng)
低頭的近義詞(dī tóu)
聲援的近義詞(shēng yuán)
敗興的近義詞(bài xìng)
陪同的近義詞(péi tóng)
局面的近義詞(jú miàn)
十全十美的近義詞(shí quán shí měi)
面目一新的近義詞(miàn mù yī xīn)
學問的近義詞(xué wèn)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悄悄的近義詞(qiāo qiāo)
因而的近義詞(yīn ér)
挺進的近義詞(tǐng jìn)
佛教的近義詞(fó jiào)
終于的近義詞(zhōng yú)
部署的近義詞(bù shǔ)
欣賞的近義詞(xīn shǎng)
不好的近義詞(bù hǎo)
充沛的近義詞(chōng pèi)
寒衣的近義詞(hán yī)
詳細的近義詞(xiáng x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