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灑
詞語解釋
蕭灑[ xiāo sǎ ]
⒈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英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引證解釋
⒈ ?見“蕭灑”。亦作“蕭灑”。
⒉ ?清高脫俗;不拘束。
引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宗之 蕭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鞏 《芍藥廳》詩:“何如蕭灑山城守,淺酌清吟 濟水 邊。”
⒊ ?清麗;爽朗。
引唐 韋應物 《善福寺閣》詩:“晴明一登望,蕭灑此幽襟。”
唐 杜甫 《玉華宮》詩:“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
宋 曾鞏 《江上懷介甫》詩:“江上信清華,風月亦蕭灑。”
⒋ ?冷落;僻靜。
引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晁無咎 閒居 濟州 金鄉,葺 東皋歸去來園,樓觀堂亭,位置極蕭灑,盡用 陶 語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過東勝用先君文獻公韻》之一:“荒城蕭灑枕長河,古字碑文半滅磨。”
清 唐孫華 《壽郭雉先七十》詩之一:“城南蕭灑得吾廬,清德如村處士餘。”
⒌ ?舒暢。
引唐 白居易 《蘭若偶居》詩:“行止輒自由,甚覺身蕭灑。”
宋 張先 《生查子》詞:“當初相見時,彼此心蕭灑。近日見人來,卻恁相謾諕。”
⒍ ?姿態自然,不呆板。
引唐 元稹 《畫松》詩:“纖枝無蕭灑,頑干空突兀。”
宋 梅堯臣 《賦石昌言括蒼石屏》:“根深稱條葉,生意絶蕭灑。”
宋 司馬光 《雙竹》詩:“蕭灑駢瑤甃,連翩拂璧璫。”
⒎ ?細雨飄飛貌。
引唐 李商隱 《細雨》詩:“蕭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
國語辭典
蕭灑[ xiāo sǎ ]
⒈ ?形容人清高絕俗、灑脫不羈。也作「瀟灑」。
引《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反土氣 拘泥
最近近義詞查詢:
日志的近義詞(rì zhì)
機敏的近義詞(jī mǐn)
殺一儆百的近義詞(shā yī jǐng bǎi)
光景的近義詞(guāng jǐng)
呈現的近義詞(chéng xiàn)
面目全非的近義詞(miàn mù quán fēi)
鞭策的近義詞(biān cè)
半數的近義詞(bàn shù)
至親的近義詞(zhì qīn)
選舉的近義詞(xuǎn jǔ)
剛正的近義詞(gāng zhèng)
主犯的近義詞(zhǔ fàn)
好久的近義詞(hǎo jiǔ)
合力的近義詞(hé lì)
優厚的近義詞(yōu hòu)
土產的近義詞(tǔ chǎn)
引子的近義詞(yǐn zǐ)
清醒的近義詞(qīng xǐng)
克服的近義詞(kè fú)
平整的近義詞(píng zhěng)
不妨的近義詞(bù fáng)
黎民的近義詞(lí mín)
不夠的近義詞(bù gòu)
頻頻的近義詞(pín pín)
訓導的近義詞(xùn dǎ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