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知
詞語解釋
見知[ jiàn zhī ]
⒈ ?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于后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語本《孟子·盡心下》:“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p>
⒉ ?謂明見明知,并不隔膜。
⒊ ?受到知遇。
⒋ ?為人所知。
⒌ ?見“見知法”。
引證解釋
⒈ ?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于后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
引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堯 舜 至於 湯,五百有餘歲。若 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 湯,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效使見知聞之者,知尊慕 孔 孟,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 老 名號?!?/span>
⒉ ?謂明見明知,并不隔膜。
引《韓非子·難一》:“有賞者君見其功,有罰者君知其罪,見知不悖於前,賞罰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span>
⒊ ?受到知遇。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飛廉 以善走事 紂,惡來 多力見知。
引周武王 伐 紂,兼殺 惡來。”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王逢原》:“王逢原 見知 王荊公,一時附麗之徒,日滿其門,進譽獻諛,初不及文字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元子》:“嵩陽 守 重慶,銅梁 大司馬 張襄憲公 佳胤 以童子見知,愛如己子?!?/span>
⒋ ?為人所知。
引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而天下之文雅鑒賞者,固雖欲觀之,而祕閣禁嚴,不能到也,是終無由見知於世也?!?/span>
⒌ ?見“見知法”。
最近近義詞查詢:
教授的近義詞(jiào shòu)
事件的近義詞(shì jiàn)
事主的近義詞(shì zhǔ)
滔滔不絕的近義詞(tāo tāo bù jué)
維護的近義詞(wéi hù)
吹牛的近義詞(chuī niú)
生平的近義詞(shēng píng)
更衣的近義詞(gēng yī)
誰人的近義詞(shuí rén)
奪目的近義詞(duó mù)
偽造的近義詞(wěi zào)
不及的近義詞(bù jí)
黑壓壓的近義詞(hēi yā yā)
文化的近義詞(wén huà)
拷打的近義詞(kǎo dǎ)
解除的近義詞(jiě chú)
花草的近義詞(huā cǎo)
外表的近義詞(wài biǎo)
黑幕的近義詞(hēi mù)
刻苦的近義詞(kè kǔ)
再接再厲的近義詞(zài jiē zài lì)
進出的近義詞(jìn chū)
阻撓的近義詞(zǔ náo)
暗流的近義詞(àn liú)
放棄的近義詞(fàng q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