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昧

詞語解釋
冒昧[ mào mèi ]
⒈ ?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做謙詞)
例冒昧陳辭。
英make bold;
⒉ ?大膽地提供或提出意見或看法(多用做謙詞)
例不揣冒昧。
英venture;
引證解釋
⒈ ?冒犯,無知而妄為。多用于自謙。
引《后漢書·李云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
《晉書·滕修傳》:“不勝愚情,冒昧聞訴?!?br />宋 蘇轍 《三論分別邪正札子》:“臣不勝區區冒昧圣聽,伏竢誅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謹不揣冒昧,效茲一得?!?/span>
⒉ ?引申為魯莽輕率。
引《朱子語類》卷七六:“今行險徼倖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
《明史·楊恂傳》:“使大臣清節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致湘學界書》:“謂無技術及法語,又無學費者,不可令其冒昧來往?!?/span>
⒊ ?猶茍得。
引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數年來,頗知內外丹要處。冒昧厚祿,負荷重寄,決無成理?!?/span>
⒋ ?猶埋沒。
引《白雪遺音·馬頭調·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閨(獨自守孤幃)。為甚么將俺恩情都冒昧?”
國語辭典
冒昧[ mào mèi ]
⒈ ?鹵莽。
引《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冀于不試,冒昧來赴,既到審試,遂不敢會。」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所以冒昧黑夜來求。如不蒙相救,即從此遠遁,不能再相見矣?!?/span>
近冒瀆 冒失 唐突 搪突 鹵莽
英語bold, presumptuous, to take the liberty of
德語sich die Freiheit herausnehmen , sich etwas erlauben
法語étourdi, téméraire, hardi
最近近義詞查詢:
品質的近義詞(pǐn zhì)
常人的近義詞(cháng rén)
傳染的近義詞(chuán rǎn)
無數的近義詞(wú shù)
晃動的近義詞(huàng dòng)
鼓勵的近義詞(gǔ lì)
出身的近義詞(chū shēn)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鋪平的近義詞(pū píng)
睡覺的近義詞(shuì jiào)
回頭的近義詞(huí tóu)
力量的近義詞(lì liàng)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異曲同工的近義詞(yì qǔ tóng gōng)
調理的近義詞(tiáo lǐ)
飾演的近義詞(shì yǎn)
效力的近義詞(xiào lì)
方式的近義詞(fāng shì)
光澤的近義詞(guāng zé)
格格不入的近義詞(gé gé bù rù)
聲息的近義詞(shēng xī)
出現的近義詞(chū xiàn)
爭奪的近義詞(zhēng duó)
扮演的近義詞(bàn yǎn)
壯年的近義詞(zhuàng niá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