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詞語解釋
篳路藍縷[ bì lù lán lǚ ]
⒈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辛。
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左傳》
英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篳簬籃縷”。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方言》云:‘ 楚 謂凡人家貧衣破丑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六:“故必有大刀闊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藍縷之功。”
夏衍 《別桂林--<愁城記>代序》:“更有著三年來篳路藍縷,好容易才奠定了基礎的一個文化的堡壘。”
宋 劉克莊 《饒州新城記》:“昔之人有篳簬籃縷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強國者。”
國語辭典
篳路藍縷[ bì lù lán lǚ ]
⒈ ?篳路,以荊竹編制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辟山林。語出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丑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后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于今是賴。」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近胼手胝足 手足胼胝
最近近義詞查詢:
養癰遺患的近義詞(yǎng yōng yí huàn)
自作自受的近義詞(zì zuò zì shòu)
經常的近義詞(jīng cháng)
向上的近義詞(xiàng shàng)
瞠目結舌的近義詞(chēng mù jié shé)
經理的近義詞(jīng lǐ)
方今的近義詞(fāng jīn)
風度翩翩的近義詞(fēng dù piān piān)
標題的近義詞(biāo tí)
美滿的近義詞(měi mǎn)
傻里傻氣的近義詞(shǎ lǐ shǎ qì)
隱秘的近義詞(yǐn mì)
平整的近義詞(píng zhěng)
相交的近義詞(xiāng jiāo)
何況的近義詞(hé kuàng)
進出的近義詞(jìn chū)
雷同的近義詞(léi tóng)
超越的近義詞(chāo yuè)
孑遺的近義詞(jié yí)
進入的近義詞(jìn rù)
威風凜凜的近義詞(wēi fēng lǐn lǐn)
大名鼎鼎的近義詞(dà míng dǐng dǐng)
犀利的近義詞(xī lì)
發現的近義詞(fā xiàn)
生路的近義詞(shēng l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