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綸
詞語解釋
垂綸[ chuí lún ]
⒈ ?垂釣。
⒉ ?傳說呂尚(姜太公)未出仕時曾隱居渭濱垂釣,后常以“垂綸”指隱居或退隱。
⒊ ?借指隱士。
⒋ ?指釣魚的用具。
引證解釋
⒈ ?垂釣。
引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五:“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南史·王彧傳》:“文帝 嘗與羣臣臨 天泉池,帝垂綸良久不獲。”
明 劉基 《題秋江獨釣圖》詩:“秋風江上垂綸客,知是 嚴陵 是 太公 ?”
蘇曼殊 《與劉半農書》:“不慧比來胸膈時時作痛,神經紛亂,只好垂綸湖畔。”
⒉ ?傳說 呂尚 ( 姜太公 )未出仕時曾隱居 渭 濱垂釣,后常以“垂綸”指隱居或退隱。
引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蓋祿厚者責重,爵尊者神勞。故 漆園 垂綸而不顧卿相之貴, 柏成 操耜而不屑諸侯之高。”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之二:“赭衣居 傅巖,垂綸在 渭川。”
唐 李頎 《送喬琳》詩:“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王闿運 《上征賦》:“任治亂之迭運兮,豈妨余之垂綸。”
⒊ ?借指隱士。
引唐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詩:“朝覲從容問幽仄,勿云 江 漢 有垂綸。”
⒋ ?指釣魚的用具。
引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五章:“余乃負杖出門,隨步所之,遇漁翁,相與閑話,迄翁收拾垂綸,余亦轉身歸去。”
國語辭典
垂綸[ chuí lún ]
⒈ ?釣魚。
引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二:「赭衣居傅巖,垂綸在渭川。」
宋·張元干〈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近釣魚
⒉ ?隱居或退隱。
引《抱樸子·外篇·嘉遯》:「漆園垂綸而不顧卿相之貴,柏成操耜而不屑諸侯之高。」
最近近義詞查詢:
藏身的近義詞(cáng shēn)
調和的近義詞(tiáo hé)
帶動的近義詞(dài dòng)
遺愿的近義詞(yí yuàn)
美化的近義詞(měi huà)
遺跡的近義詞(yí jì)
終身的近義詞(zhōng shēn)
調換的近義詞(diào huàn)
逼近的近義詞(bī jìn)
關聯的近義詞(guān lián)
訂正的近義詞(dìng zhèng)
知法犯法的近義詞(zhī fǎ fàn fǎ)
資產的近義詞(zī chǎn)
事情的近義詞(shì qíng)
惡毒的近義詞(è dú)
禮品的近義詞(lǐ pǐn)
醫院的近義詞(yī yuàn)
應用的近義詞(yìng yòng)
現象的近義詞(xiàn xiàng)
聊天的近義詞(liáo tiān)
失常的近義詞(shī cháng)
理睬的近義詞(lǐ cǎi)
情緒的近義詞(qíng xù)
安置的近義詞(ān zhì)
合適的近義詞(hé sh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