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
詞語解釋
對待[ duì dài ]
⒈ ?以特定方式或某種態(tài)度看待人或物。
例不偏不倚地對待一切有爭論的問題。
英treat; handle; approach;
⒉ ?雙方面相比較而存在,處于相對的情況。
例高山與平地對待。
英opposite;
引證解釋
⒈ ?對立;對抗。
引《朱子語類》卷七六:“是兩物相對待在這里,故有文,若相離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
高勞 《臨時政府借債匯記》:“盛氏 實(shí)具有抵制政府之意,則政府與 盛氏,固處於對待之地位。”
⒉ ?指對立或可以抗衡的事物。
引蔡元培 《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從 漢 季到 隋 唐,與 印度 文化接觸,翻譯宣傳,與固有文化幾成對待。”
⒊ ?猶相對。
引元 張憲玉 《登齊政樓》詩:“萬古晨昏常對待,兩丸日月自雙飛。”
⒋ ?對偶;對舉。
引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若乃素王《十翼》,《老子》一經(jīng),捶句皆雙,儷辭是昉,尋其文義,獨(dú)多對待。”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廬與瓜是對待著說的,下邊統(tǒng)言剝言菹,可以知道廬必與瓜為類,斷不會是居宅廬舍之廬。”
⒌ ?對付;以某種態(tài)度、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
引孫中山 《錢幣革命》:“當(dāng)此強(qiáng)鄰侵併,實(shí)行瓜分之秋,非徒大言壯語所能抵御,非有實(shí)力之對待不可。”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們真是沒有良心哪,你們這樣對待我--是賊,是強(qiáng)盜,是鬼呀!”
國語辭典
對待[ duì dài ]
⒈ ?相對而互有所待。
引《新名詞訓(xùn)纂·語屬·對待》:「張憲詩:『萬古晨昏常對待,兩丸日月自雙飛。』」
⒉ ?對付。
例如:「你放心,這人交給我去對待。」
近對付 看待
⒊ ?待遇。
例如:「我一向待他像親兄弟,想不到他會這樣對待我。」
最近近義詞查詢:
日記的近義詞(rì jì)
兒女的近義詞(ér nǚ)
目瞪口呆的近義詞(mù dèng kǒu dāi)
結(jié)構(gòu)的近義詞(jié gòu)
出身的近義詞(chū shēn)
面前的近義詞(miàn qián)
脫離的近義詞(tuō lí)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術(shù)士的近義詞(shù shì)
耕作的近義詞(gēng zuò)
平空的近義詞(píng kōng)
戰(zhàn)略的近義詞(zhàn lüè)
辦法的近義詞(bàn fǎ)
記憶的近義詞(jì yì)
質(zhì)問的近義詞(zhì wèn)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正路的近義詞(zhèng lù)
見義勇為的近義詞(jiàn yì yǒng wéi)
家鄉(xiāng)的近義詞(jiā xiāng)
腦袋的近義詞(nǎo dài)
正大的近義詞(zhèng dà)
冬眠的近義詞(dōng mián)
同道的近義詞(tóng dào)
世界的近義詞(shì jiè)
面面俱到的近義詞(miàn miàn jù d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