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
詞語解釋
惶恐[ huáng kǒng ]
⒈ ?惶懼驚恐。
例惶恐飲藥而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惶恐灘頭說惶恐。——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英terrified;
引證解釋
⒈ ?恐懼,驚慌。
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 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 建 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甚惶恐。”
《北史·長孫儉傳》:“客人惶恐不敢仰視。”
沙汀 《兇手》:“當那青年走近他時,一種惶恐的顫栗,便又立刻通過他全身了。”
⒉ ?慚愧、難為情。
引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一折:“説也惶恐,因為貧難,無以度日,要尋我妹子討些盤纏使用。”
《三國演義》第六回:“術 惶恐無言,命斬進讒之人,以謝 孫堅。”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那 李員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盡量地領教了各方面的朋友們的意見,使我感覺著有點惶恐的。”
⒊ ?表示謙恭的用語。
引《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見三師儀:……其與三師書,前后稱名‘惶恐’。”
宋 曾鞏 《答孫都官書》:“盛編尚且借觀,而先以此謝。惶恐,惶恐。不宣。”
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辱示長箋,詞旨過重,適少冗迫,來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詞為答,想知照未甚訝也。惶恐,惶恐!”
國語辭典
惶恐[ huáng kǒng ]
⒈ ?恐懼不安的樣子。也作「皇恐」。
引《北史·卷二二·長孫嵩傳》:「容貌魁偉,音聲如鐘,大為鮮卑語,遣人傳譯以答問。客惶恐不敢仰視。」
近恐憂 蹙悚
⒉ ?慚愧。亦用以表示謙遜。
引元·范康《竹葉舟·楔子》:「自謂功名唾手可拾,豈知累科下第,惶恐難歸。」
英語terrified
德語Unruhe (S)?, erschreckte, erschrocken (Adj)?, unruhig (Adj)?
法語effrayé, terrifié
最近近義詞查詢:
暗算的近義詞(àn suàn)
悅目的近義詞(yuè mù)
產品的近義詞(chǎn pǐn)
釣魚的近義詞(diào yú)
永久的近義詞(yǒng jiǔ)
管束的近義詞(guǎn shù)
徹里徹外的近義詞(chè lǐ chè wài)
安排的近義詞(ān pái)
身分的近義詞(shēn fèn)
配偶的近義詞(pèi ǒu)
玩物的近義詞(wán wù)
光輝的近義詞(guāng huī)
喜悅的近義詞(xǐ yuè)
時辰的近義詞(shí chén)
效力的近義詞(xiào lì)
鄉鎮的近義詞(xiāng zhèn)
通同的近義詞(tōng tóng)
下手的近義詞(xià shǒu)
維修的近義詞(wéi xiū)
中午的近義詞(zhōng wǔ)
脾氣的近義詞(pí qì)
撤消的近義詞(chè xiāo)
除去的近義詞(chú qù)
形狀的近義詞(xíng zhuàng)
房主的近義詞(fáng zhǔ)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