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
詞語解釋
參謀[ cān móu ]
⒈ ?中國古代官名。唐、宋時節度使及各路統帥的幕僚。
英staff officer;
⒉ ?軍隊干部的職務。參與指揮和制定作戰計劃。
⒊ ?代出主意的人。
例你幫我當參謀。
英advisor;
參謀[ cān móu ]
⒈ ?代別人出主意。
例你給我參謀一下。
英give (offer) advice;
引證解釋
⒈ ?參與出謀劃策;商議。
引《后漢書·鄧寇傳》:“其有大議,乃詣朝堂,與公卿參謀。”
唐 錢起 《送鄭書記》詩:“受命麒麟殿,參謀驃騎營。”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范希陽》:“忍辱居士 曰:‘使 希陽 于聚門將見時,與眾參謀。’”
周立波 《在一個星期天里》:“我們特意請了 李 家大爹來參謀,他說不礙事。”
⒉ ?出謀畫策的人。
引浩然 《艷陽天》第六三章:“一個糊里糊涂的老頭子,當什么參謀!”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三章:“真是個膽大不識羞的參謀,給我出的這號黑主意!”
⒊ ?官名。
引唐 韓愈 《鄭公神道碑文》:“樊仆射 澤,以 襄陽 兵戰 淮西,公以參謀留府,能任后事。”
《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令公捧出告身一道,請 申徒泰 為參謀之職。”
⒋ ?軍隊職務名。參與指揮部隊行動和制定作戰計劃等。
引巴金 《記栗學福同志》:“年青的參謀伸出頭來,大聲叫‘教導員,電話!’”
國語辭典
參謀[ cān móu ]
⒈ ?參與謀議,提供意見。
引《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放傳》:「遼東平定,以參謀之功,各進爵,封本縣。」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既戰國爭雄,辨士云踴,從橫參謀,長短角勢。」
⒉ ?軍隊中參與指揮及計劃的人員。
最近近義詞查詢:
遺忘的近義詞(yí wàng)
補足的近義詞(bǔ zú)
年數的近義詞(nián shù)
墮落的近義詞(duò luò)
遁世的近義詞(dùn shì)
給予的近義詞(jǐ yǔ)
反映的近義詞(fǎn yìng)
組成的近義詞(zǔ chéng)
雷同的近義詞(léi tóng)
中途的近義詞(zhōng tú)
不利的近義詞(bù lì)
壯年的近義詞(zhuàng nián)
轉變的近義詞(zhuǎn biàn)
眼前的近義詞(yǎn qián)
色澤的近義詞(sè zé)
剖斷的近義詞(pōu duàn)
充斥的近義詞(chōng chì)
斷魂的近義詞(duàn hún)
振奮的近義詞(zhèn fèn)
依賴的近義詞(yī lài)
作用的近義詞(zuò yòng)
隱約的近義詞(yǐn yuē)
嘉獎的近義詞(jiā jiǎng)
密查的近義詞(mì chá)
策應的近義詞(cè yì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