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驅
詞語解釋
馳驅[ chí qū ]
⒈ ?飛馳。
例策馬馳驅。
英gallop;
⒉ ?奔走效力,盡全力效勞。
英do one's utmost in sb.'s servic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馳敺”。亦作“馳駈”。 策馬疾馳。
引《孟子·滕文公下》:“吾為之范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漢書·賈山傳》:“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與之馳敺射獵,一日再三出。”
顏師古 注:“敺與驅同。”
唐 杜甫 《哀王孫》詩:“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
清 楊思圣 《入棧紀行》:“壯懷在馳駈,漫自賦感遇。”
徐遲 《直薄峨眉金頂記》:“一座大雪山,先顯現了它的腰身,然后顯出了它的高峰群,它的全貌。它如同蠟象,馳驅而來,無可比擬的巍峨。”
⒉ ?奔走;效力。
引宋 蘇轍 《代張公祭蔡子正資政文》:“聲聞於朝,遂付兵樞,剔朽鉏荒,許之馳驅。”
清 黃遵憲 《<人境廬詩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學為詩,后以奔走四方,東西南北,馳驅少暇,幾幾束之高閣。”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東京學界告鄉人書》:“今日磨礰學風,他日馳驅國事,離法律之觀念,即寸步不可行。”
⒊ ?放縱。
引《詩·大雅·板》:“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
毛 傳:“馳驅,自恣也。”
唐 李德裕 《論游幸狀·人君動敬天道》:“又古人云:‘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伏維陛下稍節馳驅,以順天意。”
國語辭典
馳驅[ chí qū ]
⒈ ?策馬疾馳。
引《孟子·滕文公下》:「吾為之范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近奔走
⒉ ?比喻替人奔走效力。
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馳驅。」
⒊ ?放肆恣意。
引《詩經·大雅·板》:「敬天之渝,無敢馳驅。」
最近近義詞查詢:
不安的近義詞(bù ān)
流行的近義詞(liú xíng)
除外的近義詞(chú wài)
會見的近義詞(huì jiàn)
興起的近義詞(xīng qǐ)
生平的近義詞(shēng píng)
分別的近義詞(fēn bié)
知法犯法的近義詞(zhī fǎ fàn fǎ)
補救的近義詞(bǔ jiù)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敗興的近義詞(bài xìng)
惡劣的近義詞(è liè)
斷絕的近義詞(duàn jué)
小型的近義詞(xiǎo xíng)
險些的近義詞(xiǎn xiē)
中間的近義詞(zhōng jiān)
伙伴的近義詞(huǒ bàn)
延續的近義詞(yán xù)
吃力的近義詞(chī lì)
懲罰的近義詞(chéng fá)
取締的近義詞(qǔ dì)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背景的近義詞(bèi jǐng)
同業的近義詞(tóng yè)
上午的近義詞(shàng wǔ)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