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詞語解釋
書院[ shū yuàn ]
⒈ ?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
例顧憲成重修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
英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中書省修書或侍講的機構。 玄宗 開元 六年,乾元院改號麗正修書院,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置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修撰官,掌刊輯經籍、搜求遺書、辨明典章,以備顧問應對。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卷六四,《新唐書·藝文志一》、《百官志二》、《張說傳》。
⒉ ?宋 至 清 私人或官府設立的供人讀書、講學的處所,有專人主持。 宋 代書院以講論經籍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說為嵩陽)、應天、岳麓四大書院; 元 代書院遍及各路、州、府; 明 清 書院更多,但多為習舉業而設。 清 光緒 二十七年后,改全國省、縣書院為學堂,書院之名遂廢。參閱 宋 王應麟 《玉海·宋朝四書院》、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州郡書院》、《元史·選舉志一》、《清史稿·選舉志一》。
國語辭典
書院[ shū yuàn ]
⒈ ?舊時私人教學讀書的場所。唐明皇置麗正書院,集文學之士,為我國書院設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引《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慕容三郎是個有田產的人,未免請先生在書院教導義男劉知遠讀習經書。」
《三國演義·第二〇回》:「晨起,復至書院中,將詔再三觀看,無計可施。」
最近近義詞查詢:
外方的近義詞(wài fāng)
遺跡的近義詞(yí jì)
道教的近義詞(dào jiào)
撙節的近義詞(zǔn jié)
技術的近義詞(jì shù)
獨居的近義詞(dú jū)
北里的近義詞(běi lǐ)
隨便的近義詞(suí biàn)
義師的近義詞(yì shī)
合法的近義詞(hé fǎ)
穩定的近義詞(wěn dìng)
至親的近義詞(zhì qīn)
據守的近義詞(jù shǒu)
合力的近義詞(hé lì)
后果的近義詞(hòu guǒ)
傳播的近義詞(chuán bō)
聊天的近義詞(liáo tiān)
依靠的近義詞(yī kào)
部署的近義詞(bù shǔ)
諸位的近義詞(zhū wèi)
進入的近義詞(jìn rù)
教室的近義詞(jiào shì)
褒獎的近義詞(bāo jiǎng)
曖昧的近義詞(ài mèi)
隨手的近義詞(suí shǒu)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