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宋代]:吳琚
我來浮玉,似憑陵滄海,躡金鰲背。又若騎鯨游汗漫,飛入八荒之外。鐘鼓傳聲,樓臺倒影,不類人間世。徘徊吟眺,恨無陶謝酬對。
今古潮落潮生,問英雄多少,與江俱逝。直欲乘風(fēng)歸閬苑,疑是三生習(xí)氣。未辨魚蓑,先盟鷗鷺,奈卜鄰無地。從今清夜,夢魂應(yīng)繞空翠。
我來浮玉,似憑陵滄海,躡金鰲背。又若騎鯨遊汗漫,飛入八荒之外。鐘鼓傳聲,樓臺倒影,不類人間世。徘徊吟眺,恨無陶謝酬對。
今古潮落潮生,問英雄多少,與江俱逝。直欲乘風(fēng)歸閬苑,疑是三生習(xí)氣。未辨魚蓑,先盟鷗鷺,奈蔔鄰無地。從今清夜,夢魂應(yīng)繞空翠。
唐代·吳琚的簡介
吳琚(約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書法家,字居父,號云壑,汴(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動于孝宗、光宗和寧宗三朝。太寧郡王、衛(wèi)王吳益之子,宋高宗吳皇后之侄。性寡嗜,日臨古帖以自娛。習(xí)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蔭授臨安通判。其后歷尚書郎,鎮(zhèn)安軍節(jié)度使。復(fù)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時,知鄂州,再知慶元府。嘗使金,金人重其信義。位至少師,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稱“吳七郡王”。卒,謚忠惠。
...〔
? 吳琚的詩(10篇) 〕
宋代:
王安石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淮洲杳靄中。
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愿付苓通。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淮洲杳靄中。
物外真遊來幾席,人間榮願付苓通。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清代:
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願已違。北鬥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清代:
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nèi)則,鈔得兩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nèi)則,鈔得兩三篇。
宋代:
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fēng)。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fēng)。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明代:
方獻夫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dāng)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dāng)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