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憑闌人 湖上二首遠
[元代]:張可久
湖上二首
遠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漁村橫釣槎。翠簾沽酒家,畫橋吹柳花。
二客同游過虎溪,一徑無塵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歸。
春夜
燈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詩吟未成。杏花殘月明,竹根流水聲。
春思三首
鶯羽金衣舒晚風,燕嘴香泥沾亂紅。翠簾花影重,五人春睡濃。
春柳長亭傾酒樽,秋菊東籬灑淚痕。思君不見君,倚門空閉門。
簾外輕寒歸燕忙,橋下殘紅流水香。游人窺粉墻,玉驄嘶綠楊。
湖上二首
遠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漁村橫釣槎。翠簾沽酒家,畫橋吹柳花。
二客同遊過虎溪,一徑無塵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歸。
春夜
燈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詩吟未成。杏花殘月明,竹根流水聲。
春思三首
鶯羽金衣舒晚風,燕嘴香泥沾亂紅。翠簾花影重,五人春睡濃。
春柳長亭傾酒樽,秋菊東籬灑淚痕。思君不見君,倚門空閉門。
簾外輕寒歸燕忙,橋下殘紅流水香。遊人窺粉牆,玉驄嘶綠楊。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明代:
楊基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
浸谷陂塘科鬥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元代:
吳鎮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雲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明代:
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雲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宋代:
岳珂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