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臺山
[唐代]:張祜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云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鸞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雲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裡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覷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雲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唐代·張祜的簡介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
? 張祜的詩(329篇) 〕
唐代:
司空曙
藹藹鳳凰宮,蘭臺玉署通。夜霜凝樹羽,朝日照相風。
官附三臺貴,儒開百氏宗。司言陳禹命,侍講發堯聰。
香卷青編內,鉛分綠字中。綴簽從太史,鏘珮揖群公。
藹藹鳳凰宮,蘭臺玉署通。夜霜凝樹羽,朝日照相風。
官附三臺貴,儒開百氏宗。司言陳禹命,侍講發堯聰。
香卷青編內,鉛分綠字中。綴簽從太史,鏘珮揖群公。
明代:
陳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里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凈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裡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淨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明代:
尹臺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云中鵠,翩翩厲鳴翔。
軺車戒嚴命,肅肅指南彊。念子遠行邁,執手衢路旁。
拊劍激清瑟,悲歌慨以慷。矯矯雲中鵠,翩翩厲鳴翔。
宋代:
姜特立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明代:
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山外青山雲外雲,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近現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