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泰山石刻題后
[清代]:孫星衍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嶧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
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捫。邇來碧霞宮,復遭野火燔。
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猶復然。
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而經尊。
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
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頡篇》。奉詔寫石旁,下筆整不偏。
斥棄徒隸文,程邈詎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跡何真淳。
試讀《逐客書》,后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
眇然訪遺本,落落區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穆書失政和,獵鼓疑宇文。嶧山會稽書,摹勒非其真。
茲碑立榛莽,缺畫鬼所捫。邇來碧霞宮,複遭野火燔。
豈其坑儒魂,來報焚書冤。阿房三月灰,餘焰猶複然。
我言嬴秦罪,在廢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毀經而經尊。
幾令周孔字,禁抑不得傳。非有叔重功,六義無淵原。
堂堂李丞相,獨著《倉頡篇》。奉詔寫石旁,下筆整不偏。
斥棄徒隸文,程邈詎敢幹。法家尚刻削,此跡何真淳。
試讀《逐客書》,後愚而前賢。觀其遘時屯,變本亦可憐。
眇然訪遺本,落落區宇間。愛此匪恤私,持贈友意殷。
人身不及紙,完好無百年。楚人得失弓,達者忘其人。
題名儻留世,何必歸子孫。
唐代·孫星衍的簡介
孫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書法家、經學家。字淵如,號伯淵,別署芳茂山人、微隱。陽湖(今江蘇武進)人,后遷居金陵。少年時與楊芳燦、洪亮吉、黃景仁以文學見長,袁枚稱他為“天下奇才”。于經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家,皆通其義。輯刊《平津館叢書》、《岱南閣叢書》堪稱善本。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訪碑錄》、《孫氏家藏書目錄內外篇》、《芳茂山人詩錄》等多種文集。
...〔
? 孫星衍的詩(10篇) 〕
宋代:
廖行之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艷曲唱山茶。
平生四海魯東家,貌敬誰能禮有加。
試問離歌談狗曲,何如豔曲唱山茶。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明代:
湛若水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斗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云邊。
多年不見宜山子,到我來時作別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風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隨鳧翥,不盡揮弦送鳳騫。北鬥瞻依意何極,貫城應在五雲邊。
明代:
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
宋代:
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