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瞻游甘露寺
[宋代]:蘇轍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超然脫阛阓,穿云撫朱欄。
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
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檣竿。
水怪時出沒,群嬉類豭羱。
幽陰自生火,青熒復誰鉆。
石頭古天險,憑恃分權瞞。
疑城曜遠目,來騎驚新觀。
聚散定王業,成毀猶月團。
金山百圍石,岌岌隨濤瀾。
猶疑漢宮廷,屹立承露盤。
狂波恣吞噬,萬古嗟獨完。
凝眸厭滉漾,繞屋行盤跚。
此寺歷今古,遺跡皆龍鸞。
孔明所坐石,牂?歷非人刊。
經霜眾草短,積雨青苔寒。
蕭翁嗜佛法,大福將力干。
坡陁故鑊在,甲錯蒼龍蟠。
衛公秉節制,佛骨埋金棺。
長松看百尺,畫像留三嘆。
新詩語何麗,傳讀紙遂刓。
嗟我本漁釣,江湖心所安。
方為籠中閉,仰羨天際摶。
游觀惜不與,賦詠嗟獨難。
俸祿藉升斗,齏鹽嗜咸酸。
何時扁舟去,不俟官長彈。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超然脫阛阓,穿雲撫朱欄。
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
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檣竿。
水怪時出沒,群嬉類豭羱。
幽陰自生火,青熒複誰鑽。
石頭古天險,憑恃分權瞞。
疑城曜遠目,來騎驚新觀。
聚散定王業,成毀猶月團。
金山百圍石,岌岌隨濤瀾。
猶疑漢宮廷,屹立承露盤。
狂波恣吞噬,萬古嗟獨完。
凝眸厭滉漾,繞屋行盤跚。
此寺曆今古,遺跡皆龍鸞。
孔明所坐石,牂?曆非人刊。
經霜衆草短,積雨青苔寒。
蕭翁嗜佛法,大福將力幹。
坡陁故鑊在,甲錯蒼龍蟠。
衛公秉節制,佛骨埋金棺。
長松看百尺,畫像留三歎。
新詩語何麗,傳讀紙遂刓。
嗟我本漁釣,江湖心所安。
方為籠中閉,仰羨天際摶。
遊觀惜不與,賦詠嗟獨難。
俸祿藉升鬥,齏鹽嗜鹹酸。
何時扁舟去,不俟官長彈。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
清代:
孫元衡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里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閩人虛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風。千裡霞光當日暮,一痕虹影在天東。
堯憂不離耕桑事,禹貢難忘戰伐功。綆短汲深增百慮,那因妻子念途窮。
清代:
李希圣
進士山東李中麓,子規江上陸滄浪。詩名相業供描畫,始信多才本不祥。
進士山東李中麓,子規江上陸滄浪。詩名相業供描畫,始信多才本不祥。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