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diào)】憑闌人 眾遠(yuǎn)樓上畫
[元代]:張可久
眾遠(yuǎn)樓上
畫棟飛飛簾外云,仙袂飄飄天上人。釣船歸水村,雁行出海門。
白云煉師山居
丹氣溶溶生紫煙,石齒泠泠嗚玉泉。住山不記年,看云即是仙。
天臺山中
雙闕瓊臺口亂峰,千樹琪花香晚風(fēng)。白頭云外翁,紫潭波底龍。
海口道院
雨后松云生紫巖,花外茶煙生翠嵐。袖詩出道庵,探梅來水南。
衆(zhòng)遠(yuǎn)樓上
畫棟飛飛簾外雲(yún),仙袂飄飄天上人。釣船歸水村,雁行出海門。
白雲(yún)煉師山居
丹氣溶溶生紫煙,石齒泠泠嗚玉泉。住山不記年,看雲(yún)即是仙。
天臺山中
雙闕瓊臺口亂峰,千樹琪花香晚風(fēng)。白頭雲(yún)外翁,紫潭波底龍。
海口道院
雨後松雲(yún)生紫巖,花外茶煙生翠嵐。袖詩出道庵,探梅來水南。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yuǎn),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yuǎn),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yuǎn),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宋代:
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明代:
薛始亨
銀漢迢迢大火流,蘭橈弭節(jié)攬中洲。遠(yuǎn)書未寄逢征雁,暮杵初鳴對素鷗。
舞影每孤鳷鵲鏡,琴心空敝鹔鹴裘。卿卿不慣如泥醉,離夢風(fēng)吹上翠樓。
銀漢迢迢大火流,蘭橈弭節(jié)攬中洲。遠(yuǎn)書未寄逢征雁,暮杵初鳴對素鷗。
舞影每孤鳷鵲鏡,琴心空敝鹔鹴裘。卿卿不慣如泥醉,離夢風(fēng)吹上翠樓。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明代:
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hù)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雲(yún)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hù)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裡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後,獨留青影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