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停驛
[宋代]:歐陽修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此詩前兩聯(lián)寫景,時空變化豐富。從時間節(jié)點來看,可分為兩個時段,第一聯(lián)為舟行之時(白晝),第二聯(lián)為泊舟之后(暮夜)。從取景空間來看,一句一景,富于變化。孤舟山曲、豁爾平川、樹杪帆落、峰頭月圓,遠(yuǎn)、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用字傳神:數(shù)縷荒煙,幾戶人家,在暮色籠罩之下,尤顯荒涼冷落;瘦野薄田,狹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尋常字眼,但在此運用十分貼切,顯得自然而工穩(wěn),能傳達(dá)出詩人面對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qiáng)的感染力。從情感寄寓來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義,寄寓了詩人對山民的憐憫、關(guān)切,以及詩人被貶蠻荒的失意,極好地豐富了全詩的情感內(nèi)涵。
全詩寫的孤靜寂寥,憂然惻然,充滿旅途的憂慮和煩悶。然而“樹梢帆初落,峰頭月正圓”,卻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峽江晚泊圖。帆落于樹梢,月圓于峰頭,風(fēng)景優(yōu)美。“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繪出了山區(qū)農(nóng)村的苦瘠貧寒,表達(dá)了歐陽修對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憂慮。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
宋代:
趙蕃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清代:
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yún)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清代:
丘逢甲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xiāng)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xiāng)同。
喪亂山河改,流亡邑裡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近現(xiàn)代:
羅錦堂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
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長空大雁飛忙。晚煙蒼。片片池塘荷葉、半枯黃。
獨行慣,有誰伴,夜生涼。隔院吹來陣陣桂花香。
清代:
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rèn)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rèn)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宋代:
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