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家協會官方網站。...
山東創新教育研究院是一家由山東省民政廳正式備案成立的一家民營教育科研機構。...
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inaEsperanto-Ligo),簡稱全國世協(?EL),1951年3月11日成立,是國內唯一的全國性世界語學術團體,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全國性的社團組織,首任會長是著名社會活動家、出版家、已故人大副委員長胡愈之。全國世協對全國世界語工作負有規劃、協調、聯絡、服務和指導的責任,致力于團結和組織全國世界語者,開展世界語的宣傳、學習、研究和學術交流,提高全國世界語者的語言水平,推動世界語的應用,開展世界語的國際交流,以世界語為我國的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世界和平服務。全國世協下設青年、教...
學會成立于1983年5月,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創舉。學會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成立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凝聚力最強、影響力最廣的全國性學術社團組織。經過40多年的接續奮斗,學會現已發展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高校和高教工作者的橋梁紐帶,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成果推廣的重要陣地,專家學者和關心高等教育事業各界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服務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學會獲得民政部“全國先進社會組織”、中國科協“特色創新學會”等榮譽稱號。目前,學會有70多個分支機構,單位會員1700余家。學會按照《章程》開...
長春市教育局主辦。網站內容包括教育資訊、信息公開、網上服務、互動交流、教育應用等。...
中國教育學會成立于1979年4月12日,是新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學會擁有理論研究、學術交流、書刊編輯、業務培訓、專業展覽、國際合作、咨詢服務等廣泛的業務。主要學術活動有:組織召開全國性的學術年會、中(小)學校長大會、未來教育家成長論壇和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網絡博覽會。受教育部委托,承擔“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組織評審、教學名師評選和中小學教育教學成果推廣等工作職能。目前開展的專業服務項目有: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建設、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中小學校長教師高端研修、中國教...
教育部學位中心為教育部所屬事業單位,公益二類,機構規格正司級,在教育部、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具有獨立法人資質。...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項目部項目管理團隊由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考試組織和服務、項目管理在線課程推廣和銷售以及項目管理俱樂部三部分組成。1999年,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與PMI簽署協議,將PMP認證引入中國,經過雙方卓有成效的工作,使PMP認證在中國得到了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得到有效的推廣及應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簡稱信息中心)成立于1987年,系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任務是:收集、處理、分析國內外有關教育管理的信息,為教育部宏觀管理和科學決策服務,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服務;為教育部機關各司局業務管理活動提供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技術環境和服務;組織、協調和推進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建設,逐步建立為教育管理服務的全國教育信息網絡;負責制定國家教育信息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開展教育信息戰略研究,與國內外相關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信息交換和交流合作。...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ChinaYouth&ChildrenResearchCenter)成立于1991年9月,是中國國家級專門從事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的學術機構。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要職能是:緊緊圍繞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聚焦青少年領域政策研究主業,以青少年發展狀況、青少年現象、青少年組織、國際比較等為重點,以高質量科研成果輸出為導向,為黨和國家制訂青少年政策、法律、法規和發展戰略,為青少年工作決策和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服務。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擁有一批具有高級職稱和專門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專家學者,...
中心是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成立于2017年。其主要職能包括:開展人文交流的相關政策和基礎研究,參與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頂層設計;參與組織安排中外人文交流機制高級別會晤、雙方會議等活動;參與協調對接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外方委員會、機制中方成員單位和地方政府人文交流相關部門;承擔中外人文交流機制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開展相關業務領域的專業培訓和國際交流合作;搭建中外人文交流的各類項目平臺,為參與中外人文交流的機構和組織提供服務;開展中外人文交流政策宣傳,跟蹤、匯集、宣傳和推廣人文交流機制成果;完成教育部和有關部...
中國翻譯研究院于2014年7月在京成立,是中國唯一一家以翻譯和對外話語體系應用性研究、重大對外翻譯項目策劃實施和高端翻譯人才培養為特色的專業研究機構,隸屬中國外文局。中國翻譯研究院致力于集聚國內外知名翻譯家、漢學家、跨文化傳播專家、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以及國際翻譯組織專家,研究中國時事政治及經典中國文化翻譯中的重大問題,策劃實施國家級重大翻譯項目,培養多語種高端翻譯人才,搭建翻譯與國際傳播領域的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中國翻譯研究院聘請在翻譯研究、實踐和教育領域有豐富領導經驗的專家擔任院長和副院長,組成決策機構—...
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門戶網站。中心是在黨中央親切關懷下成立、團中央直屬的國家級公益性事業單位。中心作為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全國團干部教育培訓龍頭、教育部首批命名“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中國青年工作院校協會副會長單位,肩負“讓信仰點亮人生”使命,致力于依托井岡山及其周邊豐富且獨特的紅色資源,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素質培訓,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中心位于“天下第一山”井岡山核心景區茨坪,占地75畝,建筑...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是經團中央書記處同意,國家民政部批準注冊,于1999年1月成立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的中文簡稱為“中國青研會”(英文縮寫為CYCRA)。會址設在北京,辦事機構設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業務范圍——理論研究、學術交流、書刊編發、業務培訓、國際合作、咨詢服務。機構性質——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是由從事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青年運動歷史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熱心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自愿結成的從事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機構宗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對中...
深圳市浙江大學校友會于1987年10月8日經深圳市民政局批準成立,是深圳市第一家正式注冊成立的校友會。深圳校友會依托母校,充分調動校友資源,發揮互動作用,建立起校友聯誼機制,為廣大校友搭建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
協會于1981年7月成立,是中國教育界開展民間對外教育合作與交流的全國性組織。協會總部設在北京,秘書處是常設辦事機構。宗旨:積極推動中國教育界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教育、科技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增進各國和各地區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北京十一同學會是由民政部門審核登記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1988年5月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會員由建校以來曾在新北京十一小學、北京十一學校及萬壽寺實驗學校(十一學校分校)上學的校友組成。同學會成立以來,堅持組織“弘揚傳統、尊師愛校、助學助教、社會公益、服務聯誼”等多項活動。為繼承發揚黨和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聯絡師生感情,加強校友凝聚力,首任校長林月琴(羅榮桓元帥夫人)、副校長于慎(肖向榮中將夫人)和59屆王魯光等同學于1987年10月提出了成立“十一同學會”的倡議,并得到廣大同學的積極響應。徐向前元帥為十一同...
中心(CHINAEDUC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縮寫為ERDC)隸屬于中國教育科學基金會,是以促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與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科研機構。中心全面貫徹國家的指導方針,遵守社會道德,針對當今教育界的熱點難點問題,團結和組織全國教育科研工作者開展具有權威性、專業性、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學術研究活動,為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教育科學,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從而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主要職能:主要承擔全國全腦全人教育、...
中央民族干部學院是我國培養中高級民族干部的重要基地、研討民族問題與交流民族工作經驗的平臺、開展境外培訓與交流合作的窗口、聯系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干部的橋梁。學院之前身為1942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于1983年建立中央少數民族管理干部學院。為適應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工作的需要,于2003年9月建成新校區并更名為中央民族干部學院。學院的主要職責是:承擔中組部和國家民委下達的民族干部培訓任務,承辦國家民委有關會議,承接民族地區和有關部門的干部培訓和會議,開展對外合作辦學...
學院成立于1994年,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長期從事中外高等教育交流及國際教育培訓的專業化高等教育機構。學院立足中國,面向國際,研發并實施專業特色鮮明、融貫中西文化、面向中外需求的各級各類境內外教育與培訓項目。學院的宗旨是促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增進與世界各國教育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致力于國內教育的培訓與研究,提升職業者的市場競爭力,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培訓體系。學院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方針,遵循校訓“研...
中國人才交流協會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民政部批準注冊、中央社會工作部管黨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社會團體。現有會員單位700余家,遍及全國31個省(區、市),主要包括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它相關單位。職能定位: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好行業自律作用,發揮好服務會員和行業作用,發揮好促進國際交流合作作用。...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家漢辦)隸屬于中國教育部,是發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專業公益教育機構,致力于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鑒搭建友好協作的平臺。語言合作中心的主要職能是:為發展國際中文教育與促進中外語言交流合作提供服務,統籌建設國際中文教育資源體系,參與制定國際中文教育相關標準并組織實施;支持國際中文教師、教材、學科等建設和學術研究;組織實施國際中文教師考試、外國人中文水平系列考試,開展相關評估認定;運行漢語橋、新漢學、獎學金等國際中文教育相關...
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英文縮寫:PACCP,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的少年兒童報刊單位自愿結成的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1991年12月在北京成立,接受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的領導,接受國家民政部的監督管理。協會設在北京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加強聯系和協作,探討少年兒童報刊的業務發展,交流少年兒童報刊的工作經驗,為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服務,關心和維護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的利益,促進少年兒童報刊事業的...
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ChinaTeaching-Assistance)簡稱CTA;專業支教與助學信息平臺,以改善教育不均衡現狀為使命。主要負責支教與助學信息的發布與統籌工作;NBCO(無利益接觸組織)的先驅、倡導者、實踐者;秉承NBCO的宗旨,提倡“按需而捐、按需而助”的救助理念。...
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是依托教育部對學前教育政策方針成立,是由由全國及國際高等師范院校、教育科研單位、幼兒師范學校、學前兒童集體教育機構、早幼教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報刊雜志和出版社、教育咨詢公司、教育研發機構等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單位機構和學前教育工作者組成。...
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社團,由全國各級各類企業、事業及行政單位從事職工教育、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部門或個人自愿結合組成,是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聯合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在確定的工作領域配合政府進行具體工作的全國性專業法人團體。中國職協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中國職協的任務和主要業務是,組織、推動和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職工教育、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領域的理論學術研究,總結、交流、推廣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研究成果,為政府部門...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成立于1988年9月15日,是共青團中央主管、在國家民政部注冊的社會團體,是由各類青少年宮組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面向全國青少年宮系統的協調和服務機構。青少年宮是我國各類青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青少年活動營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概稱。青少年宮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青少年宮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專門面向青少...
國際少兒藝術小鐘琴協會成立于中國香港,其宗旨是讓每一個孩子輕松學會一門樂器,是國內一家專門從事少兒音樂啟蒙教學和研究的組織。協會擁有雄厚的師資團隊和完整的教學體系,專一打造課堂樂器“小鐘琴”成為少年兒童學習音樂的好伙伴、教師傳授音樂知識的好助手,讓每一個孩子享受音樂學習帶來的快樂,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中教國際成立于2001年1月17日。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以從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主業的獨立法人機構,是首批獲得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資格認定,可開展跨省市自費出國留學服務業務的全國性機構之一。中教國際的宗旨是以促進中國教育與世界各國教育的交流與合作為己任,堅持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和支持與推動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相結合,運用多樣化的市場手段,調動各種社會資源服務于中國教育,努力為新世紀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做出貢獻。以“重責任、勤溝通、求完善、促交流、增效益”為企業精神,樹立團結向上的良好企業文...
網培中心是教育部于2007年批準成立的高校教師培訓機構,設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業務上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師工作司的直接領導。中心主要利用數字化和網絡技術,通過遍布全國的省市分中心體系,組織開展以課程教學、專業建設、教師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全年推出“網絡同步課堂”集中培訓、“教師發展在線”自主性在線培訓和項目定制個性化培訓等多種培訓課程1000余門,年培訓高校教師3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