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馗捉鬼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ōng kuí zhuō guǐ
基本解釋鐘馗:傳說中打鬼的神。鐘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壞人。
出處宋·王瑩《群書類編故事·夢鐘馗》:“鐘馗捉鬼。”
鐘馗捉鬼的典故
傳說唐明皇從驪山狩獵回宮得了瘧疾,神志昏迷時見一個小鬼呲牙咧嘴地進來戲弄,并稱自己名叫虛耗。唐明皇嚇得滿頭大汗。這時鐘馗進來抓住虛耗就吃了,唐明皇對鐘馗感激不盡,徹底醒悟,病就痊愈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鐘馗捉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默默無聞 | 明 李楨《剪燈余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博學多聞 | 《文子 精誠》:“雖博學多聞,不免于亂。”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不驕不躁 |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望風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