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詞語解釋
戰國[ zhàn guó ]
⒈ ?公元前403—221年中國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連年爭戰的時代。
英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引證解釋
⒈ ?時代名。自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韓、魏、趙 三家分 晉 列為諸侯起,至 秦始皇 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止。現在多以 周元王 元年(前475年)至 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為 戰國 時代。因當時諸侯大國連年戰爭,故稱。
引漢 劉向 《<戰國策>書錄》:“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 戰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戰國 以前,君臣同書; 秦 漢 立儀,始有表奏。”
⒉ ?謂統治一方、互相交戰的國家。
引《管子·霸言》:“戰國眾,后與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
《北史·崔鴻傳》:“自 晉 永寧 以后,雖所在稱兵,競自尊樹,而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十有六家。”
宋 蘇軾 《石鼻城》詩:“平時戰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閑。”
國語辭典
戰國[ zhàn guó ]
⒈ ?(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一止,因《戰國策》一書而得名。此一時期,因周室衰微,列國互相交戰爭雄,最后由秦并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紛擾的局面。
⒉ ?參與戰爭的國家。
引《管子·霸言》:「戰國眾,后舉可以霸。戰國少,先舉可以王。」
分字解釋
※ "戰國"的意思解釋、戰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大秦帝國雖然仍保留了博士官,但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處士橫議的氣象卻從此消亡殆盡。
2.摸金的雛形始于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
3.春秋戰國時代的所謂‘縱橫家’之流,往往隨機應變,朝秦暮楚。
4.假如我活在戰國時,我會選擇養蠶織布的平淡無奇,卻也會敬仰西施為國獻身的勇氣;假如我活在漢武帝時代,我會選擇騎馬征戰,卻。
5.戰國時談士蜂起,不是危言聳聽,就是美詞動聽,于是夸大、裝腔、撒謊,層出不窮。
6.作為戰國時期的名臣、名商,范蠡在剛開始做生意時,由于本小利微,一直難以做大。
7.戰國晚期,關東六國聯合抗秦。但六國由于存在利害沖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實際上各有打算,因此終于被秦國各個擊破。
8.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學術上的諸子百家爭鳴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9.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既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禮樂文明的奧旨得以充分闡揚的時代。
10.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大部分是沿襲西周的金文,也就是鐘鼎文,但是隨著周朝的王權逐漸喪失,各國在文字上也隨意刪減筆畫,到戰國后期與金文產生了較大的差別。
相關詞語
- zhàn shì戰士
- guó yǒu國有
- yì zhàn義戰
- zhàn lüè wù zī戰略物資
-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
- guó mín國民
- yíng zhàn迎戰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zhàn xiàn戰線
- guó dū國都
- zhàn jiàn戰艦
- huáng hǎi hǎi zhàn黃海海戰
- guó yōu國憂
- wáng guó王國
- duì zhàn對戰
- hùn zhàn混戰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fù guó負國
- guó cè國策
- guó yǔ國語
- zhàn shù戰術
- zhàn jī戰機
- chì tǔ guó赤土國
-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戰去戰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mín guó民國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bǎi zhàn bǎi shèng百戰百勝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guó měi國美
- chū guó出國
-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