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橋街道位于上海市長寧區境西南部,東起俞家浜,折西郊賓館東圍墻、虹橋路、虹梅路;西至虹橋國際機場西圍墻;南沿虹橋國際機場南圍墻,折滬杭鐵路徐虹支線;北臨虹橋國際機場北、東圍墻,折夏家浜、新涇港、淮陰路、西郊賓館北圍墻。截止2003年,面積7.6平方公里。設7個居委會,居民7092戶,19639人。街道辦事處臨時辦公點設在哈密路1721號。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漸成村落,村以唐泗涇上南北向石橋程家橋而得名。村民以種蔬菜為主。清末,居民日增,形成集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國一僑民在程家橋建立老裕泰馬房,民國3年(1914年),老裕泰馬房主人病死,馬房為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匯豐銀行等8家大班購下,改建成高爾夫球場,名虹橋拋球總會球場(即今址上海動物園)。光緒二十七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強行越界辟筑虹橋路和羅別根路(即今哈密路)。國內外富商競相在虹橋路兩側建造高級住宅,有沙遜別墅、朱家花園、孔家花園和顧家花園等具有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建筑風格的花園別墅。村民住房多為自建的磚木結構平房或2層樓房。
民國26年8月9日,發生日本侵略軍官兵駕車直沖虹橋機場偵察、挑釁被擊斃事件,引發八一三淞滬戰役,全國進入全面抗戰。
民國31年,日偽“清鄉”期間,為數眾多的小販從青浦、松江等地販米跨越“清鄉”-線出售,形成米市。至解放前,有碾米廠1家,南貨、煙雜等小商店37家。僅有小學1所。
解放后,人民0對總長10.18公里6條道路進行多次拓寬改建,對虹橋路進行9次修筑,哈密路進行4次拓寬和大修。1982年全線鋪設下水道,鋪筑瀝青路面,沿新涇港砌石駁岸4.10公里;淮陰路、虹井路、虹梅北路及程家橋路均翻修成瀝青路。1985年,在上海動物園門前建造上海最大的人行地道。
1981年11月~1992年底,新涇供銷社在程橋一村建造52套工房,農口、輕工、虹橋國際機場等系統單位建工房4562套,總建筑面積22.37萬平方米,形成程橋一村、二村、機場新村和上航新村等4個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區。另建有綠谷別墅、松園別墅及皇朝、明鴻等別墅群。1984年起,程家橋地區從300余戶發展成為有7537戶居民的生活小區。
1992年底,轄區內有賓館7家。其中西郊賓館先后接待過毛澤東、-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待過英國女皇、日本天皇等外國首腦。還有中小飯店30余家。百貨、五金交電、醫藥、文化用品等商店47家。個體工商戶231家。
-基礎設施
1992年,轄區內有上海動物園,展出動物380余種、3620余頭。有上海農業展覽館1座。有托兒所4所,幼兒園3所,小學3所,中學2所,大專院校1所。還有程家橋地段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醫院。
-社會事業
1986年街道辦事處建立后,成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和雙擁生活服務中心,創建雙擁館和烈軍屬之家,并制訂優撫工作制度,對所有優撫對象和現役軍人建立檔案,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63個項目。同時,成立社區文化教育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協會和家長委員會,幫助學校和部隊、農村掛鉤,把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相結合。
1987年,街道舉辦各種學習班,組織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交通法規、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等方面的知識,發動青少年為孤老和傷殘人員服務、參加保護地面綠化、打掃交通崗亭等勞動,充實學雷鋒、學賴寧的社會實踐,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 地名介紹
地名推薦
-
馬劍鎮
馬劍鎮,隸屬于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地處諸暨市西部,東鄰五泄鎮,南與金華市浦江縣中余鄉、檀溪鎮接壤,西毗杭州市桐廬縣新合鄉、鳳川街道,北接杭州市富陽區湖源鄉,東北連應店街鎮。區域面積1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9244人。 ...
-
鐸山鎮
鐸山鎮,隸屬于湖南省婁底市冷水江市,是1996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建制鎮,地處冷水江、漣源、新邵三縣市交界地,交通便利,省道S312線橫貫東西,毗鄰邵陽北高鐵站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轄20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面積52.29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46804人(2017年)。現有9家煤礦,響蓮集團、瑞泰硅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地面骨干企業;千畝以上葡萄、楊梅、油茶、黃柏、金銀花等產業基地10余個,系全省新農村建設首批整體推進鎮。已成功申報進入湖南省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100個特色旅游小鎮...
-
華埠鎮
華埠鎮(HuabuZhen)開化縣轄鎮。1950年設華埠鎮,1961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鎮。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中心15.2公里。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4萬。205國道和17省道于此縱橫交錯。轄華喜、華陽、昌谷、華東、華民、爐...
-
三鍬鄉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屬南區,后屬五區、鋪口區,1956年設菜地灣苗族鄉,1958年改三鍬公社,1959年并入九龍公社,1961年復社,1982年改三鍬苗族公社,1984年改三鍬苗族鄉,1987年改今名。位于縣境西部。與貴州省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