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路街道位于陸上東部,隸屬于寶山區政府領導,地處寶山區中心城區,是寶山區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境內原為寶山縣城,1978年起作為寶鋼生活區進行較大規模建設,形成新型城區。1982年成立街道辦事處,隸屬吳淞區和寶鋼地區辦事處領導,駐地友誼支路1號,1986年12月遷至友誼路197弄12號。轄區東臨長江,西接吳淞鄉,南靠寶楊路,北至丁家橋緊靠寶山鋼鐵廠。1990年劃出南端(市河以南)新辟街區建寶林街道。1996年5月7日經市政府批準,撤銷原友誼路和寶林新村街道辦事處,建立新的友誼路街道辦事處。2000年區劃調整,原寶山鎮的寶楊路以南,雙城路以北地塊劃入友誼路街道。現友誼路街道南至雙城路,東臨長江,西至泗塘河,北至寶鋼護廠河,總面積達10.45平方公里,其中居民區用地占總面積的1/3,另外部分為公共設施、企事業單位和公共道路用地。街道共轄36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截止2008年底,共有戶籍36897戶,人口92108人,列入管理的外來人口19179人。街道轄區內小區種類較多,既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公房小區,又有近一兩年新開發的商品房小區;小區規模也參差不齊,最大的小區居民戶數達2606戶,最小的只有799戶。區域內企事業單位3000余家,有中學7所、小學10所、幼兒園18所、醫院5所、體育場2個、圖書館2個。有道路29條,其中8條文明樣板路、8條景觀路和1條示范路。有漠河路林帶、臨江公園、友誼公園、炮臺灣濕地公園等多處公共綠化設施,社區可綠化面積達到35%以上。交通有軌道交通三號線、952、952B、541、508、813、116、848、849、711、769、728、159、160、寶楊碼頭專線、寶山八路等公交線路直達市中心和區內主要街鎮,還有寶楊碼頭客運碼頭,從水上直航崇明島。以寶鋼商場--黃金廣場、安信生活廣場為輻射點形成的牡丹江路商業一條街,人車熙來攘往,市面十分繁榮,是寶山區的中心商業街。轄區內還有住友寶蓮、華能城市花園、白玉蘭花園、同濟公寓等多處新建居住小區。
近年來,在0寶山區委和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友誼路社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繁榮優美、文明和諧、安居樂業”的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目標,團結和帶領街道全體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協調發展、真抓實干、攻堅克難,有力地推進了地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先后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和諧社區示范街道、上海市文明社區、上海市和諧社區示范街道、上海市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優秀社區達標街道、上海市拆違先進單位、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上海市綠化先進集體、上海市基本無燃煤社區、上海市“人人運動”示范社區、上海市殘疾人勞動就業先進集體、上海市基層-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社區婦女工作特色示范點等多項市、區級榮譽稱號,并連續六年獲得寶山區綜合考核優秀稱號。
- 地名介紹
地名推薦
-
上海市
上海別稱滬、申。位于北緯31°14',東經121°29'。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千米,東西寬約100千米。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千米,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千米。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
華埠鎮
華埠鎮(HuabuZhen)開化縣轄鎮。1950年設華埠鎮,1961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鎮。位于縣城西南,距縣城中心15.2公里。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4萬。205國道和17省道于此縱橫交錯。轄華喜、華陽、昌谷、華東、華民、爐...
-
黃浦區
黃浦區國務院批復上海黃浦盧灣 上海市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撤二并一”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 批復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
-
紅河縣
紅河縣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上游南岸,東經101°49"-102°37",北緯23°05"-23°27"之間,東西最大距離81公里,南北最寬處40公里,國土面積2057平方公里。縣境東面和南面分別與元陽縣和綠春縣接壤,北面與石屏縣隔紅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