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慶寺,位于山西省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的紫云山山腰,寺廟東、西、北三面環山,寺址規模不大,坐北向南,寺前青松翠柏簇擁,寺后山峰環聳如屏。全寺由天王殿、千佛殿、臥佛殿、大士殿、地藏殿等殿堂組成一個四合院布局。寺院南側和東側分置關帝殿、給孤長者殿及方丈禪院等。山門與天王殿為一殿兩用,是該寺院的正門?,F走偏門,經方丈院,過月亮門而入寺院。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千佛殿是寺內主殿,為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興建,原構依舊,殿內塑像亦是同時塑造。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六架椽屋,單檐九脊殿式屋頂(歇山頂),平面呈正方形。明間設板門,次間安破子欞窗,四周檐柱向內傾斜,形成側腳,角柱增高,造成升起,使屋頂荷重向當心聚集,以增強建筑的穩固力。檐下柱頭間闌額、普拍枋俱全,柱上僅施柱頭斗栱,無補間鋪作,簡潔疏朗,古樸大方。斗栱栱頭卷瓣顯著,斗幽較深,制作手法尚襲唐代遺風。千佛殿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后乳栿用三柱,梁架絕大多數構件為宋代原構,結架合理,制作規范。千佛殿梁架,既無虛設構件,亦無重復配置,技巧嫻熟,手法洗練,負重均衡適度,結構合理有力,是我國宋代小型殿宇中具有代表性的遺作。殿頂琉璃色彩艷麗,造型生動,窗欞式樣蒼古,仍為宋人舊作。殿內佛壇束腰須彌式,束腰剔地突起雕花草紋,間柱上雕獸面,乃宋制無疑。壇上一佛二菩薩及背面側座觀音像,雖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凈土寺
凈土寺位于應縣東北隅,俗稱北寺。據清代《應州志》載,凈土寺于金代天會二年(公元1124年)僧善祥奉敕創造,距今已有870多年的歷史。該寺的主殿為大雄寶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為金代原物,深廣各三間,長15米,寬12米,平面略成方...
-
崇慶寺
崇慶寺,位于山西省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的紫云山山腰,寺廟東、西、北三面環山,寺址規模不大,坐北向南,寺前青松翠柏簇擁,寺后山峰環聳如屏。全寺由天王殿、千佛殿、臥佛殿、大士殿、地藏殿等殿堂組成一個四合院布局。寺院南側和東側分置關帝殿、給孤長者...
-
上黨門
上黨門是長治的象征和標志。上黨門在長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黨郡署(后為潞安府府衙)的大門。上黨之稱,殷商已有,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的長治市、晉城市、晉中地區的榆社、左權、和順縣和臨汾地區的安澤縣。 關于“上黨”的含義,...
-
神龍灣掛壁公路
穽底村(也寫作阱底村、井底村、2003年改名為神龍灣村)有一段長1500多米的公路隧道,這段公路距山頂和溝底都有上百米,完全懸在半山腰,在半山腰懸崖間被分段打洞。從遠處望去,隧道外側分布的洞口就像一扇扇窗戶,當地人形象地稱此段路為“掛壁公路...